唐尧故里在河北唐县再考证

·韩海山

十几年前,笔者研究唐尧文化之初,曾在中国历史研究所得到时任副所长兼秘书长的孟世凯先生指教:“全国争抢‘唐尧故里’的地方很多,各说各的理儿。你们要扎扎实实地做学问,拿出能充分证明‘唐尧故里在唐县’的系列文章来,争取得到国家级的相关部门认可。”笔者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受限于资料短缺,既千方百计地从史籍文献中搜寻历史根据,又“借梯子上房”利用当代学者关于尧舜禹的最新研究成果作立论依据;还上山寻觅古唐地上的唐尧遗迹、古碑石刻、出土文物、考古新证,下乡搜集民间传说、陶唐遗风,探究地名、山名、河名以及唐尧后裔得姓缘由;然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撰写了《唐尧故里在唐县》。不久,在唐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唐尧故里”“唐尧文化发祥地”很快成为唐县的文化名片,“唐尧在唐县出生、成长、受封、建唐国、践帝位、立帝都”得到广泛传扬,“唐尧的传说”入选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大力实施传承保护工程,人民自觉弘扬唐尧美德;因此,中国民协命名河北唐县为“中国唐尧文化之乡”。

前不久唐县举办了一场“中国唐县首届国际唐尧文化高峰论坛”,来自国内外的20多位专家学者就“唐尧盛世”、“唐尧故里”、“唐尧文化源头”、“唐尧是刘氏得姓始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其中一位山东籍著名学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玉科,在他的《关于尧帝故里在唐县的考证》中,首先列举了关于“唐尧故里”的“四省十二县”的12个地方说法:1、河北省,保定市唐县说法、顺平县说法、望都县说法,保定市说法。2、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说法,潍坊市临朐县说法。3、山西省,运城市绛县说法,长治市黎城县说法、长子县说法,临汾市说法。4、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说法,淮安市金湖县说法……而后直言一些地方“争抢‘唐尧故里’”的乱局,并尖锐地指出其“七大危害性”。他呼吁:我们要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凭良心研究唐尧文化,“使真正的尧帝故里光明正大的摆在世人面前”笔者崇尚刘玉科先生寻根探源的执着精神,响应他的倡议,甘愿承担传承责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近几年从书刊上、网络上得到的新资料,结合到临汾、菏泽、隆尧、涿鹿和近邻市县跟同仁们交流得到的新启示,结合接待来唐县考察、寻根、研学、创制唐尧文化产品的专家学者、唐尧后裔、媒体记者、大学生等活动中产生的新思路,结合唐县大地上考古新成果以及本人传习唐尧文化中的新收获,从唐尧诞生、受封唐侯、建唐国、践帝位、立帝都、创立唐尧文化、率族众西迁等方面,重新论证唐尧的故里是河北唐县。

一、唐尧诞生在上古唐地

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氏,史称“唐尧”。唐尧生活的上古时期,唐县这一带属“冀州唐地”,是陶唐氏部族活动的中心地域。史载,唐尧的父亲是五帝之一的帝喾,母亲庆都是帝喾的第三位妃子,公元前年生尧于古唐地。

首先,从文献记载方面来看。记录唐尧诞生地确切信息的历史文献不多;但《竹书纪年》、《帝王世纪》、《太平御览》等古代名著一致认为“庆都生尧于丹陵”。

“丹陵”在哪里呢?北京著名学者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中写道:“唐县西上曲阳有丹丘山,山下有丹丘城。庆都生尧于丹丘(又名丹陵)。”《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赵中山》载:唐县左人城西,恒山(常山)之阳标有“丹丘”。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书《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四“丹丘城”条称:“丹丘城,在上曲阳西北……或曰丹丘,恒山别名也,城在山下,因名。”《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明:恒山之阳有丹丘城,“或曰,丹丘,恒山别名也。”以上这几条引文清楚地说明:“丹丘”“丹陵”就是古北岳恒山。

因此,可以推理说“庆都生尧于古北岳恒山”。

但是,现代人决不能理解史书上记的是“尧诞生在古北岳恒山山上”。因为,第一,恒山虽是历史名山,但它险峰林立,峡谷纵横,森林茂密,野兽出没无常,唐尧的母亲身为帝喾的妃子,不可能在如此环境里常住;就是说,唐尧不会在恒山上诞生。第二,《竹书纪年》等史籍,距唐尧生活的年代两千多年,沧桑巨变,又没有唐尧时期的文字依据,靠祖祖辈辈的口头传说,它们很难准确记载唐尧出生的具体地点。大凡史书文献记录地名有个习惯,往往把本地域内最著名的名山大川(镇山)的名字记为本地域的地名,就是说,它们把“恒山”这座唐地内的中国北方名山的名字,记录成唐地的地域名。由此可知,史籍上说的“尧生丹陵”是指唐尧诞生在“恒山一带”,即古唐地。

“唐地”也是地域名,即今唐县一带。这里有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之“黄河长江流域传说中的原始社会部落分布图”为证(见图一)

,该图的恒山(常山)东侧标有“●唐”字(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的地图在保定之西标“○唐”处指唐县治所故城),其地域范围是今河北唐县、望都、顺平、安国、定州、曲阳、行唐、阜平、涞源一带。

对此,《三皇五帝时代》又综述说:“尧在今河北唐县建唐国(诸侯国)……在尧受封的唐地,北有尧山,南有都山,尧母庆都所居;登尧山见都山,故望都县以为名。尧山又名伊祁山,在完县(今顺平县)西。望都南有祁州(今安国市)。这一带,当是陈锋氏女庆都生陶唐氏尧的故地。”

下面,再从唐县当地民间传说方面来看。关于唐尧的具体出生地,在今唐县一带的民间也有不同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尧诞生在唐县与顺平县交界处伊祁山(尧山)上的尧母洞。伊祁山就是丹陵。”笔者认为,说“伊祁山的石头多赤色就是丹陵”,太牵强附会。至于“尧生尧母洞”,我也曾如此讲过,还接受过河北电视台的现场音像录制;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觉得此说不合情理。因为,唐尧所处的龙山文化时期,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非常原始的茹毛饮血的生活状况”。据保定学者周长富《浅谈唐尧氏》论证,当时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已经有了木质房屋,有了纺织品、丝织物;我们的祖先早已告别了洞穴生活,普遍选择那些既能防洪水、又便于防止野兽侵害的高台平缓丘地聚居。而所谓“尧母洞”处在绝壁山崖上,站在洞口向下看,让人眼晕唏嘘,帝喾的妃子庆都怎么会到这荒凉险峻的野洞里分娩呢?

唐县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尧母庆都及其氏族之所以选择在庆都山长期居住,正是因为庆都山完全具备祖先生活的基本条件。笔者考证时“站在尧山望都山”,都山就像一条东西走向的巨龙横卧,南、西、北三面高山护佑,东端最高处的“龙头”昂首俯瞰广阔无垠的华北大平原。自古至今,当地一直俗称其“黑龙头”。山高仅百米,山体较广阔,山顶较平坦,山凹处有泉水,夏天凉风习习,冬天几乎不结冰;植被丰盛,古柏参天。年受邀来唐县考察的北京王大有先生,在庆都山顶“验证”他在《三皇五帝时代》中对祖先彻底走出山洞之后的居住环境的描述,坦言:“此处环境与拙作所言惊人的相似。你们所说的陈锋氏女庆都在如此优美的环境里常年居住,在这里生子比较合乎情理。”笔者根据多年对庆都山及其周边考察,结合望都县同仁的研究成果,认为尧母或在山上、或在山下村落里生下小儿放勋。

第三,再从历史文化遗存方面看。近些年,在开发庆都山为唐尧文化园施工中,山顶上出土了一些仰韶文化时期的石镰、石斧,先人开凿的“石井”,生活遗迹草木灰坑。年,国家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单庆都山脚下就设了4处发掘点,而其中北放水、南放水、淑闾3处被确认为夏(先商)时期文化遗存,出土了大批陶器、骨器、石器、小铜器、小玉器,发现了房址、灶台、墓坑、聚落外围壕沟、带柱洞圆形平底大坑,载入《中国年个重要考古新发现》之列。(见图二)

年国务院核定公布“北放水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据地方志记载,庆都山下的北高昌曾名“孤邑”、“庆都邑”、“庆都城”,皆因尧母庆都及其部族在此常驻、繁衍而得名。

如此大量的遗存物和古老信息,进一步佐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古唐地的庆都山一带,确实是先祖庆都长期生活、唐尧出生和发祥之地。

二、唐尧在今唐县受封唐侯建唐国

唐尧在今河北省唐县受封唐侯、建唐国,是确凿的历史事实。

清《唐县志·沿革表》第一句话就是:“唐之命名,肇于上古,自尧国于此,其名乃显著。”(见图三)

明明白白地昭示世人:唐尧在上古唐地建唐国,“唐国”源于河北唐县这块圣土。

明、清《唐县志》、《保定府志》、《畿辅通志》等地方志记载——放勋在唐县丹凤山下受封唐侯。这里距他的诞生地庆都山十几里,北侧有既高峻又舒展的丹凤山作天然屏障;山前是辽阔的高台平地,中间有一条漕河穿过,既易于农耕又为烧制陶器提供不竭的黏土资源;东面、南面是幽深的峡谷,便于安全防护;周边坡地上林木茂密、干鲜果树四季飘香。当年,唐尧在此风水宝地受封、建治所唐城;又因此“丹凤山”改名“封山”,村落更名“封庄”。后来,遭遇连年旱灾,唐侯国治所迁到山下平原地带小清河岸边今长古城村,史籍称其为“唐尧封国之城”;唐尧在这里组织唐军征伐山东半岛不轨的东夷十日诸族,把唐国治理得繁荣昌盛。

文献典籍上记载的相关信息数不胜数——

《名胜志》:“唐县,为古唐侯国,尧之始封也。”

《前汉地理志》:“中山国唐县,故尧国也,唐水在西。”

《后汉书·郡国志》“唐县”条注:“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庆都山”。

《帝王世纪》第二·五帝篇:“帝尧氏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

《水经注》:“滱水又东,经唐县故城,即尧封国之城”。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八:“唐县,即古唐侯国,尧初封于此。”“(按)《禹贡》冀州之域,亦帝尧始封唐国之地,春秋时鲜虞白狄之国,战国时为中山之国。”

《元和郡县图志》又曰:“定州城北有故唐城,是尧所封也,其地在今县南旧小清河南;非今定州北唐城也。(笔者注:请光绪《唐县志》载:“在县南八里,旧古城在小清河南,尧封国之城也,后废,移置小清河北,即今长古城村。”)”

《太平环宇记》:“唐县西北十里,旧十八乡今十乡,本尧为唐侯国于此。汉为唐邑。”

《太平御览》卷第八十:“帝尧氏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

《舆地广记》“唐县”条:“尧为唐侯于此,汉属中山国。”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唐县·唐城”:“即今县,相传尧为唐侯时国于此。”

《史记集解》记载:“尧为唐侯,国于中山,唐县是也。”

《帝王世纪》:“帝尧氏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尧山在焉,唐水在西北,入唐河……北登尧山,南望都山,故名其县曰望都。”

徐旭升说:“我相信陶唐氏的故地应该是在今河北唐县、望都一带。”“现在唐县﹑望都以至于行唐县的得名,全与陶唐氏有关。”

张伴僧《中国通史》(年版)指出:“尧,初封于唐(今河北唐县)。”

日本学者高桑驹吉《中国文化史》肯定:“尧起于唐(直隶省保定府唐县),舜起于虞(山西省解州平陆县),故这二帝的时代称为唐虞之时,而为理想的圣代。”

保定学者周长富的《浅谈唐尧氏》断言:“尧初居陶是无根据的妄说,而尧居唐县望都一带却是可信的。”

现代学者王大有在他的《三皇五帝时代》讲得更形象具体——尧在今河北唐县建唐国(诸侯国)。其领地还包括:少昊氏清阳裔族皋与陶唐氏联姻,因名皋陶,居于唐县东——今安国、安平、安新、安州、文安、安次、固安一带。唐县东清风店、清苑、青县、永清、武清、昌黎,也都是少昊清阳氏居邑。唐山、唐坊、唐海、丰台镇、丰润、丰南这一带,是陈锋氏庆都及其子裔陶唐氏的冀州东北部聚居区。尧之女娥皇、女英居今河北省涿鹿县保岱乡,这里是陶唐氏北界。今河北柏乡、隆尧、尧城,是尧子丹朱领地,是陶唐氏南界。唐侯尧在唐县西设“灵山”,立文祖庙;又在饶阳设祭天中心。

——以上文献充分说明,今河北唐县就是史书典籍广为记载的中国上古时期的“唐国”、“唐侯国”、“古唐侯国”、“尧封之国”、“唐”、“阳”、“唐地”、“唐邑”、“阳邑”。

四千多年过去了,守护在唐县这片圣地上的唐尧儿女们,世世代代传承着古唐国的文化信息——清代“古唐侯国碑”(见图四)

、元代“唐帝庙碑”完好地保存在县文保所。青龙山“古尧泉”、庆都山“尧母泉”、封庄“尧母灵井”里的甘甜泉水依然咕咕流淌。北城子古唐侯国遗址上的近米城墙,南、北故(固)城唐尧第一帝都残城墙,北洪城丹朱城遗址上的近米城墙和“丹朱城”古碑,磨岩山唐尧求贤拜许由处的水云洞,唐岩山望母台遗存的巨石,仍在继续讲述唐尧故事。为永远纪念始祖唐尧,黑龙头称为“庆都山”,青龙山亦称“尧山”,滱水易名“唐河”,“唐尧叠石望母处”的磨石岭改称“唐岩山”;长古城邻近的村称“拜尧”(大白尧、小白尧)。为了永远弘扬唐尧美德,县城所在地称为“仁厚镇”……

三、唐尧在今唐县践帝位

唐尧受封唐侯后,发挥自己的制陶技术之长,组织臣民掘取当地丰富的黏土烧制陶器;因地制宜开展农耕,推广良种,植桑养蚕;采伐山上的葛藤制衣,开设纺织作坊;建立集市,发明“尧布”,开展以物易物贸易,使唐国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局面。后来,唐尧跟其他部族一样,遭遇极度干旱,“十日并出,河干泽竭,草木焦枯,民无所食。”面对严重的天灾,尧之兄帝挚作为帝王束手无策,而尧大智大勇,一方面到处寻找水源,一方面带领臣民挖井、开渠,引水灌溉农田,使唐国顺利度过灾荒,重新出现昌盛景象。

可是,就在这时候儿,山东半岛十日族不仅炙杀了唐国赴东海求雨的女丑,而且与东夷九族的方夷封豨、人夷修蛇、风夷大风伯、黄夷猰貐、于夷九婴、青阳少昊凿齿民争做联盟大酋长,为虐东夷。政乱加天灾,使大量难民涌向冀州唐侯国中心地带,直接威胁到唐尧的生存空间和王侯地位。对此乱局,帝挚不能制止。唐侯尧受冀州各部族唐国臣民之托,顺应天时,以帝子名义对东夷作乱诸族进行讨伐。

《淮南子·卷八·本经训》曰:“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三皇五帝时代》对这场惨烈的征伐有较详细的综述:唐侯尧、陈丰氏在唐县灵山文祖庙祭祖后,与安国的皋陶部会合,率师众于饶阳告天、誓师;大军南下,与在柏乡、隆尧、尧城一带的丹朱部会合后,四部浩浩荡荡开赴对东夷族作战的前线;至山东德州南三唐,与东夷天文大觋有穷氏羿联合在一起,统编为唐军。然后,联军一分为三:一路,丹朱统帅,驻军广饶,向东攻击仁风、九户、新寨、青城、高青、邹平、淄博一带诸氏族;南下寿光,进攻凿齿民。益都伯益归唐。二路,唐尧统帅,驻军高唐,向东攻击于房寺的方夷、晏城与桑梓店的风夷、鸟夷及防风氏,二氏向南逃亡。三路,大羿统帅,陈丰氏辅佐,向南攻击清河、临清、威县一带的少昊清阳氏族裔;驻扎北馆陶,又与高唐驻军合击清水、斗虎屯、清平的少昊白虎夷。三路唐军所向披靡,继续向南推进,打败博平、于集的于夷,击败朝城、阳谷虎夷,为蚩尤守陵的邹屠氏南退至邹县。尧军追击天吴军,扫荡观城萑氏,合击防风氏、封豨氏、九婴氏。尧羿联军在东明、菏泽、巨野擒获方夷酋长、斩杀九婴酋长。

江苏丰县的丰氏支持尧、羿对瓠氏、邹屠氏、封豨氏、九婴氏、大风氏等凿齿民作战,促使当地的炎夷联盟决裂;瓠氏、邹屠氏不忍同族相残、同亲相煎,撤离微山湖,举族南迁洪泽湖、高邮湖、扬州、泰州一带寻找先裔族去了。紧接着,唐尧借助大羿的力量,驱逐了帝挚的母系亲族,剪除了可与唐国抗争的东夷酋长长老;又封大羿总理兵权,尾随南逃的东夷族居民到洪泽湖、高邮湖以东融天山一带,作象征性的驱逐。夷越民族大都归服,不服者南下福建、广东,有的转入台湾岛。唐军大获全胜。为了使人们永远记住这次胜利,唐尧把主战场菏泽与单县之间的两个地方命名为“定陶”(平定于陶)和“成武”(成功于武),把德州之南、临清之东、晏城之西、茌平之北缴获大风氏风伯的战场命名“高唐”和“武城”。

就这样,唐尧在山东半岛和豫北冀南的决定性胜利,把唐侯国周边的骚乱平定下来。居住在太行山南麓的各氏族,为保住自己的领地,也纷纷归顺唐尧。

唐尧班师回唐县(唐城)。“帝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而致禅。”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帝禅,为天子,称帝,于公元前年践帝位,国号“唐”,在唐县建帝都。(见图五)

四、帝尧初都唐县

唐尧在唐县建立第一个帝都,史籍上有许多记载。但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丘菊贤、杨乐晨著《中华都城要览》第五节《唐尧的都邑》,对“尧初都唐县”论证得最具体——“按《史记》的记载,承继帝喾登上部落联盟军事酋长地位治理中原的是帝挚。据《史记·正义》引《帝王纪》记载,帝挚是帝喾第四个妃子常仪所生,与三妃庆都子放勋(帝尧)是异母兄弟,因挚居长而接了班,在位九年毫无政绩,而封于唐(河北唐县)的尧颇有成绩,所以诸侯归之,挚只好让位,尧在封地唐受禅,唐成为帝尧的第一个都城。根据诸种古籍的记载,尧都有多处,包括唐(河北唐县)、幽(今北京)、涿鹿、陶(山东定陶)、雷泽(山东永济)、冀(山西河津一带)、平阳(山西临汾)、晋阳(山西太原)、首山(河南偃师)等地。这是古代都城经常搬迁的一个例证,不过可能好些是最高统治者出巡的驻地……我们认为,帝尧封于唐,把唐作为初都是理所当然的。但他担负的是治理天下重任,建都一事非平常之事,需要亲自去查看再做决定。故有河北、山东之行,其驻足地往往为史书所录,多错以为都。只有平阳方可称为尧都,它不光是尧居此时间长,影响大,且有史可证。宋郑樵《道志·五帝都》条有‘尧始都于唐,后徙晋阳,即位于平阳’”。

前文所引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之“原始社会部落分布图”常山(北岳恒山)之东“·唐”下面,标着“陶唐氏(帝尧)1”,在常山之西南“◎太原”下面标着“陶唐氏(帝尧)2”。此图的标识同《中国历代名人词典》所载唐尧“原居冀方(今河北唐县一带),后徙晋阳(今太原一带)”完全一致。

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地图集》中的“禹河之图”上面,却只标着“冀·尧都”位在太原之东太行山东侧,而没有标在一些人认为的“太原”或“临汾平阳”。(见图六)

那么,唐尧初都唐县何处?笔者多方面考察印证——起初,它在唐尧封国之城长古城。正如前文所说,唐国大军征伐东夷从今长古城(唐城)出发,班师回唐县回到出发地是当然的;所以,帝挚率众朝臣“禅让”帝位的交权仪式,也是在此进行的。唐尧在这里践帝位,唐城还没来得及扩建为“初都”,就遭遇了小清河河水泛滥的自然灾害,帝尧又重新选择了尧山之阳一块较高的平地,即今南、北固城(原名“故城”,后讹写为“固城”)建立都城。所以,“唐县故城是唐尧的‘初都’”。这一论断,有其充足的文献和史实根据——《中华大字典》(上海中华书局年版缩印本)释“唐”条(14)载:“唐,地名。唐尧、夏禹所都之墟。周成王封母弟叔虞,汉置唐县,属冀州中山国,即今直隶唐县治”。

《大清一统志》曰:“唐县故城,在今唐县东北,汉治县。本尧所封国。春秋时北燕之邑也。春秋昭公十二年,齐高偃率师纳北燕伯于阳。《左传》:‘齐纳北燕伯于唐’。杜预注:‘阳’即‘唐’,燕别邑。”《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阳邑,一作唐邑,在今河北唐县东北。”《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北燕》图上,唐县故城处标有“阳(唐)。”以上史籍所记“唐”、“阳”、“唐邑”、“阳邑”,即“唐县故城”、“唐尧、夏禹所都之墟”,就是“唐尧初都”所在地。

直到今天,唐尧第一帝都旧址上的人们还能清楚地说出城墙的四至,北城墙在北故城村北,南城墙在南故城村中间,XX家的房子压了东南角,赵国强家的大门前就是东北角,胡玉芬家里的“尧井”十来年前还有水呢。年10月18日,笔者组织“研学活动”特到赵国强家,他在院门前侃侃而谈——这儿就是老城墙的东北角、北城墙的东末端,年“拆掉老城墙,把土拉走垫房基”的时候,残城墙还有几十米长,10多米宽,5米左右高。靠城墙根里面还有东城壕、西城壕,在那年拆城墙时垫平了。

帝都旧址故城村西北一公里处,就是史书广为记载的历史名山“尧山”(顺平县称“伊祁山”),因为帝都就在山下,唐尧想念住在庆都山的母亲时,就经常登山南眺,因而也就有了“北登尧山,南望庆都山”这句非常著名的记述。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抢救性文物发掘,在南故城村东南出土大量“城市垃圾”,应该是故城作为唐尧帝都的又一佐证。

据《三皇五帝时代》《保定历史文化的变迁》等记载:唐尧在今唐县称帝、建帝都后,多年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部族和谐,民心安定。他抓住良机,集中精力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于灵山告天,立中天建木,示天下之中。制定爵位分封有功贤达,使九族亲睦,百姓和合。任命羲氏、和氏观测日月星辰,制定年历,使百姓耕种有所依,百官为政有所据。又分天下为九州,置州牧总理州内各氏族,对州牧进行三年一考绩、五年一巡狩,行先帝之制。推行远源和亲、异姓和婚的风俗。建立法律制度、人伦关系的五种常礼、政治身份关系的五种常规、五种刑罚、五种爵位。宫门前竖“尧戒木”,作为治国理政的“座右铭”;置谏鼓,立诽谤木,以表王者纳谏。提出了终日谦谦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无私大公、天人合一、允执厥中的思想,开创了成体系的观念形态文化。开创了任人唯贤的禅让制度。唐尧还巡狩行教,以亲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在古唐国开创了中华文明源头文化之一的唐尧文化。

五、唐尧从唐县迁都山西

“唐尧西迁”这个历史事件,《帝王世纪》等历史文献确认:“帝尧氏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后又徙晋阳,今太原是也。”又如前文《中华都城要览》、《三皇五帝时代》、《中国史稿地图集》都认定:“尧初都河北唐县,后迁山西晋阳”。就是说,无论从“唐尧活动的中心地域”角度看,还是从唐尧治理国家的“领导机关所在帝都”角度看,都证明唐尧及其族众从河北唐县一带迁徙到山西太原一带。

唐尧为什么西迁?有的史书上说,因为山东半岛东夷族脑政乱,被迫西迁。但多数文献说是因为唐尧遭遇洪水泛滥,海水倒灌,都城受到洪水围困而不得已迁徙的。前一种说法不准确,因为东夷族政乱不仅遭到唐尧所率唐军彻底扫荡、清剿;而且促使唐尧登上了帝位。后一种说法符合历史真实情况,因为《尧典》等典籍都有“汤汤洪水”、“帝必有洪水之灾”、“当帝尧之时,水逆行,洪水横流”的记载。笔者查看《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了解到那时候的黄河出太行山之后,北折入唐国中心地带的滱水(唐河)从天津进海;而且当时的海岸线比现在靠西得多,与海水倒灌形成黄河下游、即华北平原一片汪洋是很可信的。

至于帝尧西迁从唐县什么地方出发,笔者考察认定:是北高昌村西浊鹿山。浊鹿山山体不大,高不过三四十米,但它是史籍广为记载的名山:“浊鹿山,在县东北十六里,高昌村西北,俗称龙坡寺。”它的东侧山脚下是历史名城高昌城,上古时期,高昌城这个地方称“孤邑”,后来唐尧为其母亲建城,叫起了“庆都邑”,“庆都城”。而且,浊鹿山又与西北侧的唐尧故居地庆都山连脉,北距唐尧帝都故城仅八九里,所处地理位置很特殊。所以,当唐国山前平原地区被洪水淹没之时,百姓纷纷西逃山区,各部落前往帝都附近的高台丘陵地带集结,浊鹿山当然首当其冲。此时此刻,帝尧带领唐国臣民到浊鹿山上集结,举行告别祈祷仪式,一起向西山地转移。

唐尧被迫迁移是逐步的,他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一步一步远离都城,首先将帝都设在今阜平县平阳,不久又被暴涨的平阳河水所困;接着往南折返,打算在颖水河畔停下脚步,又再次希望落空,留下了“行唐”县名——因从唐国南行而名“南行唐”,后改称“行唐”。而后,才义无反顾地顺着太行山东麓南下,过灵寿、平山,沿滹沱河谷折西到山西晋阳(太原)落地,在此建都。不久再次顺汾水南下霍山、临汾。由于“名随帝王迁”,迁徙所经之地山西晋阳、汾水河流域,就留下了跟唐县一带相同或雷同的“唐”、“唐国”、“唐城”、“平阳”等地名。

年9月,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孟繁仁先生来唐县考察唐尧文化时,笔者与他讨论唐尧西迁之事。他认为:“唐尧从唐县出发,顺着寻祖的路线经涿鹿到太原”。我则说:“唐尧是陶唐氏族的领袖,不是黄帝的五世孙,不会到涿鹿寻根。唐尧遭遇洪水之灾,被迫向高地迁徙,逆黄河古道而南行才合情理。”

———————————————————————

总之,河北省保定市唐县这块圣土,史籍上称为“唐地”,因唐尧在此建“唐国”扬名海内外;唐县为中华民族哺育了唐尧这样一位智慧、勇敢、贤明、仁爱的上古君王,使中华文明得以跃升。此所谓:尧以地尊,地以尧显,唐尧实乃民族之魂,唐县是唐尧故里也。

作者为:中国唐尧文化研究中心、唐县唐尧文化研究会会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