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荒四经研究前言九丘为帝尧在尧都南

《山海经大荒四经》研究前言之"九丘″落实:帝尧时在顺平尧都南郊所建天文地理观测台,后世璧雍、圜丘、灵台等之初型。

本人以《海内经》之"九丘″为《大荒四经》天文地理中心观测点,在顺平县尧城村南边的南下叔村、寺庄(属望都县)一带,尧城村传为帝尧之都,下叔村传为帝尧天官羲叔所居,也就是说帝尧在帝都南郊设置的天文地理观测设施,派羲叔等天官在此进行天文地理观测并纪录四方诸侯方国等情况,《大荒四经》(含末篇《海内经》)就是其观测纪录档案,当然大荒经记载的历史时代跨度很大,最早是西北大荒中的栗广之野女娲之肠(今唐县北部栗园庄一带),然后炎帝黄帝蚩尤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启王亥等,最晚是"夏耕之尸,成汤伐夏桀于章山斩耕″,从女娲炎帝黄帝到商汤,共几千年,说明尧以前的内容为追记,尧以后内容为续记,就算是夏启自立导致这一带华夏中央帝庭瓦解,夏、商等部四散自行发展,仍有人在此留守到夏末商初,到底是何部何人一直留居于此呢?本人二十多年研究《山海经》以来,一直在想"《大荒四经》作者是谁″这个问题,还好近来感觉有点想通了,见下文"叔得之丘″的推测分析。

研究思路:

1、大荒四经为自一个中心点度向四面八方旋转观测记录而成的极坐标地图,非现在的纵横经纬地图。

2、确定中心观测点的位置是开展研究的关键。全国不少地方有关于三皇五帝系中某帝某人的传说故事,但多是个别的存在,只有冀中保定石家庄一带有几乎所有重要人物的传说故事,所以笔者认为最初的华夏就起源在保石一带,其他地方的都是后来三皇五帝系后裔不断迁移扩展而带去的。这个中心观测点是在今保定市顺平县尧城村南下叔村一带,尧城传为帝尧之曾都,下叔传即尧之天文官羲叔,最末《海内经》之"九丘″,笔者以为当就是在此地的观测台的构造,“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后世类似的还有辟(璧)雍、圜丘、泮宫、灵台,有的还兼作学校,观测与教学并行。笔者认为原理大致如下:在此处找一块低地,先确定一个直径几米的中心圆区名为陶唐之丘,然后在周围挖一个二三十米的同心环濠,环沟外侧从中心按圆射线分为八丘代表八方,每方45度,各丘间挖细沟作隔断,然后注入水。各丘上还应有更细的均分圆周的标志物比如木杆,每两丘直角共90度均分为九区,每区10度,全圆周共36区杆,若与中心用绳相连共36线,就更利于天上星象和地上山丘的观察与制图了,这36条射线向四面延伸实际上就到了下文大荒四经中的三十六座区标山,均分圆周,均距10度,然后再分述36个区间内的山河方国人物事件等,汇总编成《大荒四经》。中心观测点就在中间的陶唐之丘的中心,几十米宽的水面有清晰反映天象日月星辰以利观测的作用。后世方形的洛书九宫图可能也就来源于此,洛即“以水络之“之意,并非专指现在河南的洛河。《史记天官书》所载的几百个天上星宿名和十二太岁名,有些就来源于这《大荒四经》36个区间的人物山河方国名称,说明华夏传统天文学与地理学之间的相应关系。九丘示意图如下:

九丘的布局结构类似于周时辟雍(璧雍)、泮宫,是圆环形带水面的布局似璧,中间为灵台,周时璧雍直径有几百米,周天子常乘舟游乐其中。灵台用于天文地理观测,为何要有水面呢?可能因为水面有便于利用投影观察纪录天上日月星象的功能,也有几十米内视线不受草木遮挡的功能,后世璧雍灵台平时还可用来聚会教学等功能,战时危急时也是一种逃难自保环壕设施,如王莽最后就是躲在里面顽抗农民起义军而被杀死。为附会"天圆地方″,后世把中间的灵台搞成了正方形,外围水面仍为圆形,周时应该内外还都是圆形的似璧,中古以后天文仪器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密,可能就不怎么用水面反映天象了,有的司天监就不设水面了。尧时这个九丘本人认为就是最早有记载的璧雍灵台原型,总直径大概只有几十米而已吧,中心的灵台即陶唐之丘也就数米直径、够站几个人做观测就行了吧,大了就影响水面反映了,功能较单一。

下面分述各丘名称来历:

陶唐之丘:居九丘之中心,也就是大荒四经的中心观测点的中心,得名于帝尧陶唐氏,可见这九丘应该就是帝尧时建设的,后来帝尧又派羲叔、羲仲、和仲、和叔到华夏帝国四个边疆重镇(南方南交明都晋中陶寺城、东方沧州旸谷嵎夷、西方昧谷陕北石峁城、北方幽都晋蒙交界岱海)也建观测点,同时也作为对四方诸侯的政治监控。在晋中陶寺古城遗址发掘出了一个扇面形状的观象台,可用于观测太阳运行轨迹分辨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可能正是羲叔所为。

陶唐之丘外,围以圆环形水面,八个方位以八丘命名,应该从中心扯8条粗绳和再细分36条放射状细绳来间隔,以便目测分区做纪录。

叔得之丘:在北东方位,此方向上正有大荒北经之"有叔歜国,颛项之子,使四鸟虎豹熊罴″,笔者以为当即叔得,得古文为,实为目下一手持一竖棍,个人认为与蜀音形皆似,正有以手扶杆顺杆观测之意,得即以目看到之意,有的书误做叔达,为帝高阳颛顼之八才子“八恺”之一,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八人是:"苍舒、隤(Tuí颓)敳(ái挨)、梼戭(Yǎn演)、大临、尨(Máng忙)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孔颖达疏:“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助帝布文教于四方,当是帝颛顼命一子叔得入赘入主蜀山氏为叔歜国即蜀侯,后来商汤灭夏后蜀侯流徙到四川为三星堆古蜀国,三星堆发掘文物正是多眼睛崇拜。蜀又即淖若濁浊涿,又即博,唐县有涿鹿山,龙山三淖昆吾所食,古博水(今九龙河)发源在这一带,流经望都清苑蠡县博野,蜀山氏最早就在这里,少昊昌意、韩流、叔得皆入赘入主蜀山氏,当是黄帝系一贯联姻战略,与炎帝系也一贯联姻。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定州北庄子商代遗址出土多件青铜器,有几件铭文见下图,双目下一手持一杆或仅双目,有专家学者们释为"瞿″或"贤(賢)″,说为瞿国或贤国,但这二国无史书记载相佐证,而本人现认为即"、蜀″,即得,当为留在此地的叔得(歜)之一支后裔,这支叔得后人所建方国直到商中期仍在这保定定州望都一带,可能就是他们仍一直在望都中心观测点继续观测并续写《大荒四经》。当然后来商王也可能吞并此国而另封子姓亲属为此国侯主,《史记》记商同姓有目夷氏,一说即周初唐山一带的孤竹国,就是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之国,本人至此也认为可能就是叔歜国迁过去的。至此,本人再多个猜想:是否可通过对比定州北庄子商墓和三星堆文物的异同来确定二者是否真有关系呢?等找双方图片仔细看一下吧,或许能发现一些重要线索。

孟盈之丘:在东北方位,大荒东经"有柔仆民是唯嬴土之国″,盈同嬴,笔者还认为同晏匽燕易殷阏,大荒东经亦有"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司士″,易水即燕水,在今雄县容城易水下游一带,这一带古有瀛州,今河间县城瀛州镇,为五代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之一,容城县任丘县有几处著名的新石器时期遗址。皋繇(陶),偃姓或嬴姓,在尧和舜时期任士师、大理官,负责保定中央帝庭的刑罚、监狱、法治,即司法长官。后被禹选为继承人,但皋陶在帝禹之前先死了,而未能继帝位。皋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但在更早可能是帝喾封其子阏伯(晏龙)之地,可能后来阏伯被尧召回到帝都做火正不回来了,就改封皋繇了,所谓柔仆民,可能正是说在皋繇公正透明的法治及德教之下,人民柔顺安好、乐于为其仆从吧。阏有二音e与yan,一般皆读e,但本人认为当读yan,同晏匽燕殷易衣。有关皋繇的资料:皋陶“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主张五刑处于辅助地位,对于有过激行为或者犯有罪行的人要先晓之以理,不听教化再绳之以法。“五教”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在教育人们懂得并恪守最基本的几种关系,使人们彼此亲睦,互相谦让,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实现一个没有犯罪行为的和谐社会,达到长治久安目的。所以,舜盛赞皋陶:“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五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皋陶法律思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德法结合,即道德与法律结合、德治与法治结合,“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二是民本思想,即强调重民、爱民、惠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