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10大来源你的姓氏从哪里来低头看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每个人大概都至少能说一句“百家姓”,而我们认识新的人时,往往要先问:“您贵姓?”相识相与的大门,以姓氏开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从母系氏族社会产生中华古姓算起,迄今已有约一万年的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姓氏的古老,象征着历史文化的悠久,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姓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第一符号,是我们家庭或宗族的群体标志,是我们在人类社会维系血亲、区别族别的重要依据。了解我们的姓氏,就是了解我们的根,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就更清楚我们到哪里去。那么中国姓氏源自何处?

化学工业出版社(

青年共读会)的《中国人的姓氏文化》,汲取各家之长,将我国姓氏的起源形式,作了系统的梳理与归纳。1.以图腾为氏上古时期的氏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图腾,后来不少图腾都演变为姓氏。比如姬氏,始祖以熊为图腾,演变为姓氏,所以又称有熊氏。又比如鸟氏、凤氏。东夷部族以鸟为图腾,史称“鸟夷”,其中不少鸟类的图腾演化为姓氏,如鸟氏、凤氏、爽鸠氏等。2.以国为氏以国为氏大体有四种情况:一是以古封国为氏。如唐氏,尧帝初封于唐(其地在中山唐县),其后裔又在周代受封为唐侯(其地在鲁山县),故其子孙为唐氏。周初大封诸侯,各诸侯国子孙以国为氏的情况更为普遍,如齐、鲁、卫、晋、管、蔡、霍、曹、陈、楚、郑、吴、韩、魏、许、吕等,都是以国为氏。二是古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小国归化后,以国为氏。如滇氏,汉代西羌滇国于汉武帝时降汉,其后人称为滇氏。三是异国人来华定居,以其国名为氏。比如印度古称天竺,有天竺人来华留居,自称为竺氏。四是汉代以后,受封郡国的诸侯王以郡国爵位为氏,如汉代赵谦祥封周阳侯,其子孙以所封郡国为氏。3.以封邑为氏自周代实施分封制度之后,各诸侯国可在自己的封地内对公族卿大夫及有功之士赏赐封地,俗称“封邑”。后人以之为氏,如温、苏、杨、甘、樊、祭、尹、贾、郦等。与封邑性质类似,较小的“五等之封”通常封于乡,其子孙以乡为氏,如裴、陆、庞、阎等。4.以名、号为氏觉得祖宗的名号很好听怎么办?拿来自己当姓氏!这类姓氏,大都来源于古代帝王、名臣或其他名人。如轩辕氏是黄帝之后,金氏是少昊金天氏之后。宋国大司马公孙嘉,字孔父,其孙遂以祖父的字为氏,称为孔氏。5.以地为氏如神农氏生于姜水,所以取姓为姜;虞舜居于姚墟,所以取姓为姚;商代名相傅说筑居于傅岩,故称傅氏。再如东郭、西郭、东门、西门等,都以出生地或居住地为氏。另外,也有以名山大川为氏者。比如越王无疆次子居欧余山之阳,后人称为“欧阳氏”或“欧氏”。6.以族为氏以族为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宗族、公族分支为氏,比如楚有三族:昭、屈、景。二是古代少数民族以部落、部族为氏,比如汉代鲜卑族有慕容部,后代称慕容氏;古匈奴有呼衍部,内附中原后,称为呼衍氏,也称呼延氏;古辽东有宇文部、完颜部,后人称宇文氏、完颜氏。7.以官为氏以所任官职的职能、性质为氏。如春秋时,管理市场的官员称为“褚师”,子孙世袭此职,称“褚氏”。而中国的大姓“李”,也是这么来的。帝尧时,皋陶担任执掌刑狱的大理职务(司法官),子孙世袭此职,称“理氏”。商纣王时,理征因直言进谏,获罪被诛,其子理利贞避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生”,遂改“理”为“李”。周大夫辛有,二子在晋国任“董史”(监管晋国典籍的史官),后代称“董氏”。周代宫廷中专管藏冰的官员叫“凌人”,后代称“凌氏”。再如司马、司徒、司空等,都是以官为氏。8.以爵为氏一些王侯公室等贵族后裔,以其始祖爵位封号为氏。如王、侯、公孙等。9.以技艺为氏古代百工技艺多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相沿久了,就把自家的技艺当成姓氏。比如,以陶冶为业者为陶氏,以屠宰为业者称屠氏,以卜巫为业者称巫氏,等等。10.以序为氏以序为氏者,有的以始祖排行顺序为姓,如伯、孟、仲、叔、季等。有的以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序号为姓,如丁、辛、辰、午、申等,原是天干地支的专用名词,后来演变为姓氏。中国姓氏庞杂繁多,姓氏来源千奇百怪,以上仅列举了其中十种主要来源。此外还有很多种来源形式,其中不乏相当有趣的,比如以德行为氏,如赵大夫赵衰对人热诚温厚,就像冬天的太阳般可亲,故称为“冬日氏”。再比如以事为氏,如夏代少康帝的母亲为避追杀,怀着身孕从后墙一洞穴中逃出,回娘家生下少康,少康中兴恢复帝位后,为纪念此事,便命小儿子改姓“窦”。“窦”即洞穴的意思。又比如皇帝赐姓,如杨玄感因起兵反隋,被隋炀帝贬为“枭氏”;武则天称帝后,强令唐室皇后王氏改姓“蟒”、将起兵反对她的李姓诸王赐姓虺(音毁,一种毒蛇)……五花八门,精彩纷呈。更多有趣且有料的姓氏知识,可以去阅读《中国人的姓氏文化》,解锁更多中华姓氏文化,读懂中华姓氏的来龙去脉。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姓氏怎么来,也更清楚我们的未来要怎么走。低头看看我们的根,就知道无论我们顶着哪一个中华姓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以血缘、以姓氏为传承纽带,对共同人文始祖和精神信仰的塑造、对民族渊源的追溯与追述,构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化和连续传承性的认同基石,它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桥梁纽带,也是当今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所以,看完此文的你贵姓?或恐是本家。如果不是本家,也交个朋友吧!相识相与,从姓氏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