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虞中山国的发祥复国地

20世纪70年代,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发掘出中山国墓葬,引起诸多专家、学者的不懈研究,但因历史资料太少,众口不一,见解各异。特别是诸多著作对五台县清水河是鲜虞人的发祥地都有所提及,但在具体论述中却弃之一旁,再不涉及。

中山国都城想象复原

中山国数次失国、复国悬而未决。绝大部分专家认为鲜虞是白狄别种,但鲜虞国发祥地究竟在哪里?鲜虞是五台鲜虞族,还是白狄别种?中山国的复国地在什么地方?搞清楚这些问题,不仅是研究五台历史的需要,更是研究中山国历史的需要。

因此笔者不揣知识浅陋,本着求真研史的追求,根据能见到的历史资料,五台县的出土文物、墓葬、传说、遗址,作了粗浅的推理论证。请各位史学专家、长者们指导。

一、五台县是鲜虞国的发祥地

(一)考古发现

台怀镇北侧、清水河右岸二级阶地上,采集和发掘出旧石器时代的石器17件,伴有野马、盘羊、原始牛等哺乳类动物化石出土,说明旧石器时代清水河沿岸就有以狩猎为主的部落族群。

新石器时代的石斧

五台山营坊、广化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王城村古城墙遗址土层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石斧;滤虒河沿岸的西雷、古城、东阳、刘家庄发掘出新石器时代遗址;小银河沿岸有大朴村两处、阳白村两处、北大兴两处、郭家庄、下金山、善文、李家庄均有遗址;滹沱河沿岸的建安、新堡、永安都发掘出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些遗存基本上属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证明夏代以前大量的鲜虞人就在五台繁衍生息。

绳纹陶片

由于五台地处太行山,山高岭峻,“五峰内外,七百余里,茂林森耸。飞鸟不度”。滹沱河、小银河、虑虒河、鲜虞水、移城河五大河流奔腾汹涌,交通闭塞,其他部落很难控制,所以能一直发展起来。其他部落偶有入境者,也都与鲜虞族融合。历经夏、商遂步发展起来,他们在五台建立鲜虞国,并与盂县的仇由、平定的肥、昔阳的鼓等国,组成部落联盟,从五台山向东部扩展。到周代,已遍布今保定、石家庄一带,他们以新市为中心建立鲜虞国,在西周末年成为影响成周安全的国家。

(二)古城遗址和墓葬

古城遗址包括古城村和村东的古城遗址。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在古城遗址内修公路、挖干渠、农田基本建设、瓦窑取土、村民建房挖地基,相继发现了春秋时代的下仓库、大量绳纹砖瓦、盛有食物的陶罐、陶器残片、玉器、马衔,马蹬,青铜器、青铜箭头、青铜虎头带钩、人、马骨骸,人工加工的滚石。

据老人回忆,年修公路时古城村村民安丙秀挖出了一具手持青铜剑的无头屍骸,身旁有一副马骨架,青铜剑上交了文化馆。年农业学大寨时,古城村在高家围修大寨田时,村民杨更山挖出大量虑虒尖脚布币,除村民抢了一部分,剩余的由下乡干部席宽如上交给文化馆,尚有16斤。同年农历10月,在古城南北畛建大寨田时也挖出不少虑虒尖脚布币,大部分因锈蚀而粘连在一起分不开。年,沟南村三架河建牌楼时,民工挖掘出数十枚虑虒尖脚布币和成白布币。这大量的遗物没有一件是墓葬中出土的,全部是散落在整个古城墙遗址内,随处可见,专家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五台县志》载:“遗址内发现大量绳纹砖瓦,各种器皿陶片,马、铜剑、裤币等,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古城垣系西汉虑虒古城遗址。”文化层是春秋战国时期,古城墙却是汉代所建,城垣内却没有汉代的任何文物出土。对此笔者产生了怀疑,多次对古城墙进行考查,并访问了古城村村民。

五台县古城墙

古城城墙原基础宽30米,年农业学大寨时为增加耕地面积,用炸药炸城墙时,发现中间较虚,两边坚硬,中间夯土层和两侧夯土层结构不紧密。村民杨秀海说,古城墙是分三次筑成。经查资料,这是一种原始的堆砌式筑墙法。即在筑墙时,先在中部筑一矮墙,后在此矮墙的两侧分别积士斜夯。待筑至和矮墙同高时,再筑第二层。如此反复进行,直至筑完。城墙在修筑过程中加纵横木构件,墙体中留横插的纫木,一方面为加固墙体,一方面方便筑墙。今古城墙遗址上均有纫木腐烂后遗留的圆形孔洞。古城墙外层为束棍夯筑法,夯层表面夯窝较浅且不规则,每束约5-7根,有直径3厘米的平底圆形夯窝,有长5厘米、宽2厘米的椭圆形夯窝。城墙中间夯窝零乱,有的夯窝圆形平底,夯窝直径6厘米,有的夯窝为锅底状,直径8厘米,深33厘米。显然筑墙时,有人用单棍,有人用圆形石夯,多人集体夯筑而成。陈家庄乡王城村古城墙遗址和古城墙遗址筑法基本相同,城墙中的纫木孔洞更加明显,专家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为此,笔者认为古城城墙遗址也是春秋时期所建。

古城村东米处阁子岭的卢家坟、茅尾岗、北咀、皇家咀被盗的30余座竖穴积石墓,据目击者说,出土大量的青铜鼎、陶鼎、陶制品、玉器、水晶、金饰品以及青铜剑、矛、青铜镞等。古城村民尚在被盗现场拾到青铜鼎碎片,玉璜、玉环、玉饰片、玉龙、玉斧、金饰片、镶绿松石青铜带钩、齿贝等。专家鉴定为东周时的戎狄墓。出土的殉葬品,文物贩子鉴定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村民盖房时拾到青铜箭头的张杰辨认,他拾到的箭头和皇家咀出土的铜箭头规模、形制一样。因此,笔者认为古城遗址和阁子岭的古墓两处遗址均为同一时期。原古城内有国家存在,高级贵族死后葬于阁子岭上。

二、鲜虞不是白狄别种

《春秋》载:“晋伐鲜虞”,晋杜预注曰:“鲜虞,白狄别种。”后起学者均以此为依据。笔者认为,鲜虞不是白狄别种,依据是:

(一)狄

春秋初,在秦、晋、郑、卫、邢等国以北,即今陕西、山西、河北三省的中部或北部地区生活着狄人,故称北狄,但不是游牧民族。

北狄分为赤狄、长狄和白狄。赤狄分布在今晋东南一带;长狄分布于齐、鲁、宋、卫之间;白狄在今陕北(古雍州)一带。汉代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四裔表.狄》一文中说:“自宣公十五年前,凡单以狄举者,皆赤狄也。”即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这半个世纪,是赤狄最强时期,此时史书上所称之狄,皆为以赤狄为主的部落联盟。

赤狄主要由十五个氏族组成。潞氏,居今山西潞城;皋落氏,居今山西垣曲;留吁氏,居今山西屯留;甲氏,居今河北鸡泽;廧咎如氏,大部分分布在山西中部地区,后迁河北中部地区。铎辰氏,居今山西长治。此外尚有耿氏、袁纥氏、斛律氏、护骨氏、异奇氏等。

白狄,亦作白翟,主要分布在古雍州北部。长狄,也称长翟,又名鄋瞒。孔子说是虞夏防风氏。因其人特别长大,号为长狄,分布于齐、鲁、宋、卫之间。长狄曾从属于赤狄,组成北狄。《左传》载其有弟兄五人为侨如、焚如、荣如、间如、缘如。

春秋与左传

细读《春秋》《左传》,从公元前年,狄人伐邢开始,到公元前年,鄋瞒侵齐,侨如被俘于威,叔孙得臣在长丘俘获缘如,长狄被灭。这46年中灭温、侵袭周、卫、、鲁、宋、齐、晋、郑等国的,都是以赤狄为主的部落联盟,主战者皆是长狄,因他们夹在卫、鲁、宋、齐之间的河洛地区。长狄被灭后,代之而起的是廧咎如隗氏赤狄。公元年,“夏,狄有乱。”可能是众狄不服赤狄的役使而产生的内讧,众狄欲脱离赤狄,单独活动。同年,卫侵狄。公元前年,狄伐晋,败于箕,白狄子被俘。公元前年,赤狄侵齐。前年,赤狄伐晋。前年,赤狄侵晋。前年,晋师、白狄伐秦,白狄归附晋国。前年,晋郄成子在欑函会见狄人各部族。各部族憎恨赤狄对他们的役使,都归服于晋,赤狄联盟彻底瓦解。公元前年秋,赤狄伐晋。前年六月,晋苟林父灭败赤狄于曲染,灭潞氏,俘潞子婴儿,赤狄潞氏被灭。前年春,晋灭赤狄甲氏、留吁氏及铎辰氏。前年晋郄克、卫孙良夫败赤狄廧咎如,赤狄灭。前年,分布在古雍州的白狄与秦人伐晋。晋人在交刚(今山西隰县南)打败白狄。前年春,白狄第一次到鲁国。前年,白狄与晋结盟,朝拜了鲁悼公。前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卤(今)。

以上资料明确记载,原居住古雍州的白狄同秦国联合伐晋时将势力发展到今山西省的永和、大宁、隰县一带,后又迁到太原一带。被晋打败后,迁移到山西东北部的浑源、灵丘,河北西北部的蔚县、涞源等地,与当地的狄国融合,建立了代国。

淮南子

(二)鲜虞

《山海经?北山经》载“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滹沱。鲜于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滹沱。”郭濮注引《淮南子》云:“石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滹沱。”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考证:“鲜于水以其地望推之,当即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之清水河。”《鲜虞中山国史》说:“古代‘于’‘虞’可以互相通假,故鲜虞之得名,即来源古鲜于水,所谓因地而氏者也。此地恰与春秋战国之鲜虞中山毗邻,很可能是鲜虞人最早之发祥地,这里早应有国家存在。”

说文解字

(三)鲜虞部落的图腾、得名

《说文解字》说:“虍虎文也。象形。凡虎之属皆从虍。”五台古水名“虑”“虒”“滹”“虞”都从“虍”。“虞”驺虞,白虎黑纹,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虒”兽名,似虎,有角,能行水中。五台境内的鲜虞水,滹沱河、虑虒河、虒阳河这些河流都与虎有关。以此推测,鲜虞是以虎为图腾的部落。古代,五台高山耸峙,森林茂密,泉水丰沛,河流众多,当时的五台应是有鱼又有羊,美好而仁义的虎族部落,故将部落取名为鲜虞,将河流命名为鲜虞水。绝大部分专家认为,是先有了地名,才有了族名,“所谓因地而氏者也”。本人认为是先有了氏族名,才给山、河、地方取名。故鲜虞水应是居住于当地的鲜虞人以族名命名的。鲜虞是地道的五台士著。

(三)白狄、鲜虞同时存在

《国语?郑语》载:“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偪也。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这里,鲜虞、狄是两个同时并存的国家。狄大部分分布在山西中南部地区及河北省蔚县一带。鲜虞在今五台,势力要比狄强大。传世的提链圆形杕氏壶,郭沫若和徐中舒等人考证为春秋末年的狄壶。郭沫若说:“疑此杕氏盖自狄人,讳其字而改书为杕也......意为杕氏岁时贡献于鲜虞,得此金属之瓶,故以为弄器也......”非常明确地说明“杕氏壶”原为狄人制造,后进献给鲜虞,也证明狄是势力较弱的国家,岁时要进贡鲜虞国贡品。

鲜虞未东进时名不见史册,发展到石家庄、保定后,引起了成周的不安,为公元前年,此时狄人尚未与诸候国发生战争。

周禧王五年(前年)晋献公继位,一方面诛杀同族巩固君权,一方面在晋中南灭掉霍、魏、耿等数十个小国,扩张势力,造成晋南的白狄迁入洛伊山区。周襄王三年(前年),周襄王的弟弟叔带觊觎王位,联合杨、泉、泉皋、白狄攻打宗周王城,白狄人乘机留在河南、河北。因鲜虞是“非王之支”,也不是分封诸候,正统的周王室将其视为蛮、荆、戎、狄,所以资料很少记载。周襄王五年(前年),狄攻入卫国都城楚秋。周襄王六年(前年)狄攻打郑国。周襄王八年,狄侵晋国,攻占了狐、厨、受铎三邑。周襄王十年(前年)冬,邢人和狄人联合攻打卫国。周襄王十二年(前年)秋,齐和鲜虞在邢订立盟约。周襄王二十二年(前年)夏,狄国内乱,卫人乘机侵狄,周襄王二十五年(前年)秋,狄、卫结盟,晋文公去世。鲜虞乘晋国新丧,出兵伐齐,继而伐晋,双方大战于箕邑,先轸杀死鲜虞新君,鲜虞新君的弟弟又指挥军队射死先轸。周定王二十年(前年),晋国用栾中书为元帅,加强对狄的防御。这些战争的国家是齐、晋、郑、卫、狄、鲜虞、邢。说明狄、鲜虞是同时存在的国家。

公元前年白狄才出现,而鲜虞早在公元前年就已是影响到西周安全的国家。《鲜虞中山国史》称:“鲜虞为太行山区古国,在白狄大规模东迁后,发展成为鲜虞部落联盟。”《平山墓葬与中山国文化》也认为:“西周时这里(指五台)有个鲜虞国,春秋白狄东迁后继承其国名。”两种说法都认为鲜虞是太行山区的古国,是没有争议的。但是白狄东迁发展成为鲜虞部落联盟,并继承其国名,此说欠妥,笔者认为有待商榷。历史上没有那一个国家迁徒或者打败别国后继承其国名。尧、舜、禹的禅让也没有继承其名号。即使白狄人打败鲜虞国也不会继承其国名,白狄迁于狄,建立了代国就是例证。

(四)墓葬形制

五台县台城镇古城村东阁子岭的卢家坟、茅尾岗,北咀、皇家咀被盜墓贼盗掘的30多座古墓,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积石墓,上部为活土回填,中间为夯土层,下部为自然块石,最底部为棺木。《忻州文物精粹》定为春秋时期的戎狄墓。笔者认为春秋可信,戎狄有误。中国一直就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说,戎、狄是两个不同的种族,不可能是一个部族。陈家庄乡柏兰村也发掘出数座形制相同的土坑竖穴积石墓,没有随葬品,这墓葬应该也是鲜虞。

鲜虞人活动的地区为太行山系五台山脉,是最为典型的石山区,终日和石头打交道。特别是石器时代,狩猎、农耕、居住都离不开石头。一个民族观念的形成、文化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长期生活在五台石山区的鲜虞人,由于生前离不了石头,死后自然会将石头作为必需的用品葬于墓中,他们东进后也将这种习俗带到了他们的活动区域。因此,河北中山国的竖穴积石墓也是鲜虞人的习俗而非白狄。

(五)大山崇拜

《鲜虞中山国史》称:“中山崇山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春秋战国时期鲜虞族活动的范围多在太行山中,属山地民族,战国中山国的统治地域在太行山东麓的唐县、平山一带,国土中大部分也是山区丘陵,中山人的生产、生活都与山密不可分,有产生崇山观念的自然环境条件。第二、春秋战国时期中山都邑中据记载都有一座孤山圈于城内,中山国名因此而得。中山国的国名和都城选址情况都反映了中山国内盛行崇山的观念。第三,在中山灵寿城址内多发现各种山字形建筑饰件,器物上饰有山点纹,山字形纹饰,中山侯铜钺上的纹饰也与山川相关。这些都是中山崇拜山川观念的反映。城址内发现的山字形建筑饰件有山字形脊瓦,山峰形瓦顶帽饰件,座山形瓦钉帽等,反映了中山国盛行崇山观念,因此将建筑饰件也建造成山形来表现自己的崇拜感情。第四,灵寿城六号遗址一座铸铁炉边,发掘出一套完整的祭拜山的遗迹,是由6个稍有大小的方锥形陶器组成‘山’形,分列左右,后有一小陶人束发拱手,面向‘山’做朝拜状,这无疑反映了中山民间的崇山活动。第五,大型山字形器更是中山之地崇拜山川观念的重要物证。

自然崇拜的产生总是与人们的生存条件相联系的。中山国普遍的崇山观念,即来自于鲜虞族长期居住的五台山区自然环境。“大山草木植焉,鸟兽蕃焉,财用出焉,直而无私焉......兴吐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丽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咸飨。”中山人因此产生了崇山观念,并在都城选址中以山处于城中为标志取中山国名。各种大型建筑饰件、器物纹饰上都饰以象征性的山川纹饰,平民以陶制成高山之形,并对之顶礼膜拜,中山王则将山川神主‘桑封’加以夸大变形,使其成为自己的仪仗,表达自己的崇山观念。这种种迹象都表明因为鲜虞族所处之地多为山区,所以鲜虞人从上到下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普遍的崇山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种种崇拜祭祀山川之神的宗教习俗。”

《鲜虞中山国史》详细而具体地论证了鲜虞族崇拜大山的观念和习俗,并肯定了鲜虞族所处地区多为石山区。五台是鲜虞族的发祥地,是中山国的复国地,鲜虞族是在大山的庇护下顽强崛起的。居于古雍州,后迁居晋中南的白狄对大山是不会有此感情的。

三、鲜虞中山的复国地

(一)五台是中山国第一复国地

公元前年“晋伐鲜虞”,说明此时鲜虞已强盛,成为晋国的心腹大患。约公元前年赵襄率兵十万攻打中山国。这场战争给鲜虞中山造成致命打击,中山国在先秦文献中消失。

从公元前年中山失国,到前年中山复国,这40余年,中山国是如何实现时空转换的,成为千古之谜。根据五台县现存的遗址、墓葬、出土文物、传说,笔者认为,中山复国之地应是五台县。

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内发现大量绳纹砖瓦,各种陶制器皿、碎陶片,马、铜剑、裤币等,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年农业学大寨时为增加耕地面积,用炸药炸城墙时,发现中间较虚,两边坚硬,这是一种原始的堆砌式筑墙法,古城墙遗址上均有纫木腐烂后遗留的圆形孔洞。

古城墙遗址

陈家庄乡王城村城墙遗址和古城墙遗址筑法基本相同,城墙中的纫木孔洞更加明显,专家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为此,笔者认为古城城墙遗址也是春秋时期所建。

(二)王城古城墙遗址

王城遗址位于陈家庄乡王城村,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王城址,据村中老年人回忆,原城墙长、宽各米,建在30余米高的士台上。北边全部由夯士筑成,南面紧靠山坡,整个城堡宛如一座四合大院,易守难攻,便于观察。

古城墙遗址古城墙遗址城古城墙遗址

现仅存西、北墙交界处的一角,残高约5米,夯土层2—12厘米,城墙上有排列规整的纫木腐烂后的圆洞,建筑方法和古城遗址一致。

青铜矛

《忻州文物》记载:此城墙为春秋战国时期。村后有一座春秋古墓,村人说村民闫二红曾在吴王墓中盗出一把青铜剑,墓主人为一顶盔贯甲的将军。20世纪70年代村民刘和平建房时挖出一块石碑,阴面无碑文,阳面刻有“古王吴公之墓”。王城村一寺庙大佛殿檐台上立有两块石碑,碑文第一句刻的是“王城为吴王趾(址)”。寺院中心有一高1米的石香炉,其上也刻有“王城为吴王趾(址)”。村民梁金宝在修地时挖到一枚青铜矛,毫无锈蚀,剑刃依然坚硬锋利,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

古王吴公之墓

距王城村东10余里的白羊村,村民相传中山国的部将曾在白羊关、乌牛寨驻扎,白羊村是守关将士的后裔所在。紧临白羊关的南黑山有春秋时的将军墓。山之东平山县有孤山寨、高山寨。王城村西有军探沟、马鞭铺、教场(今教场村,村西建有石砌点将台,高3丈、底直径4丈、顶端直径0.42丈,年修公路时拆毀)相传为吴王点将台。王城村西北环椿坪村有突兀寨。胡家庄有春秋战国时的将军墓。西南的南坡村有小寨。耿家会村有西寨。李家庄村南为王家寨,有营盘圪佬遗址。坪上村有曹家寨。边家庄有大、二、三、四寨。紧挨五台县的定襄具戎家庄有七角寨,南庄有八角寨,此二村皆位于滹沱河东岸,春秋战国时应属鲜虞中山国。这些山寨至今尚有饮马槽、养马洞、坍塌的营房墙,人们时常在上边捡到箭头,矛头等兵器。这些营寨都是吴王屯兵处。这大量的遗存、传说及专家鉴定一致指向春秋战国时期。笔者推测此吴王就是吴公,吴公即中山国之文公。

《鲜虞中山国史》称:“《列子?说符篇》赵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胜之,取中人、左人。此时为公元前年,而同书〈黄帝篇〉载‘赵襄子率徒十万狩中山’此两战其实是一件事情。”至此,鲜虞中山在史籍中消失。五台崇山峻岭,五百里森林蔽日遮天,五大河流奔腾汹涌,交通艰难、信息闭塞。为防中山复国,赵襄子将吴公(即文公)迁于虑虒邑。吴公迁到滤虒邑后,在今古城修筑城池,铸造虑虒币(古城城垣内出土了大量尖脚虑虒布币,专家鉴定为战国币),积极准备复国。但是此处山不高、林不密、无险可守,且离代国近在咫尺。消息泄漏后,遭到晋国毁灭性的打击。根据古城遗址内随处可见的人骨、马骸骨、马衔、马蹬、青铜箭头,说明古城是被屠。

春秋战国时期檀氏墓碑

城破后,吴公率残部沿虑虒河东进,到今陈家庄乡檀家沟立脚(檀家沟檀氏祖坟墓碑载,该村原名移池村)。笔者推测吴公为永记失掉虑虒邑城的耻辱,将所在之地称“移池村”,所在之河称“移池河”(因“池”与“城”同义,今称移城河)。当晋国陷于内乱时,吴公乘机从移城村迁往今王城村。为防止消息泄漏,吴公在附近地势险要的高山上建立山寨,招乓买马、屯集粮草,准备东山再起。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死后吴公葬于村西南,当地人称吴公为吴王,所在之城也称为王城。王厝相王后认为吴公有经天纬地之才,慈惠爱民之德,谥号曰“文”。武公继承父志,积聚起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打造船只,沿滹沱河,出井陉关向东进取,开疆拓士。公元前年“中山武公初立”,在顾恢复中山国。

四、五台是魏伐中山的战场路线

(一)魏伐中山的战场

公元前年,武公去世,桓公即位,年龄尚小,不懂国事。又值刚刚即位,国势尚弱。而此时,赵烈侯年龄也没超过16岁,三年中没有什么作为。魏国经李悝改革后国势正盛,魏侯利用赵烈侯年少,设计使赵国借道伐中山。

《东周列国志?乐羊子怒啜中山羹》写道:却说晋之东有国名中山,姬姓,子爵,乃白狄之别种,亦号鲜虞。自晋昭公之世,叛服不常,屡次征伐,及三晋分国,无所专属。魏文侯恐怕赵国获得中山国,势力更加强大,谋伐征战。翟璜举荐乐毅,文侯遂拜乐羊子为元帅,西门豹为先锋,率兵五万,往伐中山。

中山国姬窟遺大将鼓须,屯兵楸山,以抵抗魏国军队。乐羊屯兵文山,相持月余,未分胜负。乐毅派西门豹潜往楸山。时八月中秋,中山子姬窟派使者赐鼓须羊酒。鼓须对月畅饮,乐而忘怀。约三更时分,西门豹率兵壮突至,每人各执长烛一根,俱枯枝扎成。内灌引火药物,四下将楸树焚烧。鼓须见军营火起,军中大乱,前有魏兵,急往后山奔走,死战得脱,奔至白羊关。魏兵紧追在后,鼓须弃关而走,乐羊引兵围困中山国。中山国君听从公孙焦之计,将乐羊之子乐舒煮成汤,乐毅愤怒地喝掉儿子的肉汤,攻破中山国。

(二)魏伐中山的进军路线

《鲜虞中山国史》称:“魏此时立都安邑,大部分领土位于中山国南部和西部,中间均有赵国领土相隔。因此魏国出兵攻中山,其路线不外有两条。一条南线,经过赵国国都中牟附近,魏国的邺地,跨漳水,再经过赵国邯郸、柏人,进攻中山。此条路虽然平坦,但路途较远,且必须经过赵都中牟附近和邯郸,对赵国威胁较大。如果向赵国借此道,赵国会有唇亡齿寒的后顾之忧。第二条,就是西线。考查地图,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之初,魏氏距中山最近的地区是山西中部的榆次、阳邑(太谷)一带。经此二邑向西(应为东)北,经山西西部(应为中东部)的盂,跨太行,可进攻中山。

白羊关白羊岭景区

春秋时期,晋国智氏进攻中山,攻灭仇由之国,并进而占领中山穷鱼之丘,就是经此路线。”这里须更正的是盂在山西的东北部,不在西部。《韩非子》载:“智伯欲伐仇由而道难不通。”说明仇由道路不通,险峻难行,魏国军队是不会选择走盂的。《东周列国志》中所提到的文山在今建安乡,白羊关在今陈家庄乡白羊关,而神西乡,陈家庄更是盛产楸树的地方。据此可以推测,魏伐中山之路线应是从太谷、榆次,借道赵国的阳曲(古属盂)、忻州、定襄,到五台县的建安文山驻扎,鼓须在某处长满楸树的山上安营对抗,由此可推定五台县在春秋战国时属中山国的鲜虞地。

韩非子

五、五台县是中山国的二次复国地

魏伐中山后,并设有將其斩尽杀绝。《史记》载:“中山,魏虽灭之,尚不绝祀。”那么,魏文侯将中山国的桓公流放在哪里呢,研究者没有准确定论。有专家猜测:“桓公在灵寿地区,居住20年,应该一直在此地秘密地经营复国大业,培植自己的势力。”这种推测依据来自《世本》“桓公迁灵寿。”《说苑?奉使》载:魏文侯先封太子击为中山君,三年不让击返魏,后接受赵仓唐进谏,改封少子挚为中山君,建立了一个魏氏中山国,后又派李悝协助治理。《韩非子?外储说在下》:“封乐羊于中山故邑灵寿,负责军事镇守。”笔者认为,在魏侯的高度统冶下、乐毅的严密监视下,桓公在灵寿是不可能复国的。

《战国策?中山策》载:“魏文侯欲残中山。常庄谈谓赵襄子曰:‘魏并中山必无赵矣。公子何不请公子倾以为正妻,因封之中山,是中山复立也。’”是时,韩、赵、魏已执掌晋国大部分势力,如果魏吞并中山国,势必消灭赵。为阻魏国扩张,赵襄子接受了常庄谈的建议,一方面扶立中山桓公自立,以掩人耳目;另一方面将魏候之女公子倾封为中山君的正妻,将鲜虞中山故地虑虒邑作为封邑,不使魏侯失望。

《鲜虞中山国史》说:公元前-—前年,战国初期,赵、楚和魏之间连续4年的战争,使得赵、魏两败俱伤,魏氏中山统治力量空虚,中山垣公乃乘隙而出,顺利复国。其原因是:第一、魏灭中山,标志着魏国最终取得了强于赵、韩二国的地位。战国格局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赵与他国矛盾相对缓和。而魏国则成众矢之的,与齐、秦、燕的冲突日渐升级。中山桓公之所以能够延祀复国,主要是利用了这种矛盾的间隙,在夹缝中求得了复国生存。第二、魏、赵两国关系恶化,魏中山联系困难,中山国因而脱离魏国,发展成独立的国家。赵襄子将桓公迁于距灵寿很近的中山国的鲜虞地(今五台县)。因鲜虞是中山国的发祥地,第一次的复国地,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较完备的根据地,所以经短短20余年的时间,中山桓公能迅速复国。公元前-—年,魏、赵混战,无暇顾及亡国的中山国,而五台、盂县距灵寿城近在咫尺,从五台县的白羊关、黑山关出奇兵偷袭灵寿城是极易成功的。

黑山关

《史记?赵世家》云:“(公元前年)与中山战于房子”。次年,“伐中山,又战于中人”,这是赵与复国后的中山国之间的战争。

中山国经过近10年的发展,国力已强。为防燕、赵的入侵,公元前年,中山筑长城,引水围鄗,防御与攻击并举。约公元前年,中山参与“五国相王”。从此,中山君改“公”称“王”。公元前年,中山王派遣相邦司马周打着王师的旗号,帮助齐宣王平燕国之乱,扩大了领地。中山复国历经恒王、成王、王厝三世治理,达到了极盛时期。初期的中山国采用中立外交的政策。马陵之战后,由原来的齐、赵抗魏,转化成齐、魏联盟抗赵。公元前年,中山国会同齐、魏伐赵,决槐水围鄗邑。后因五国相王与齐产生裂痕,从此齐国“闭关不通中山之使”(《战国策.中山策》),断绝外交关系。燕国子之之亂,齐军人侵,中山背盟北略,持齐伐燕,占取燕国大片领土,以此与燕交恶,中山国处于外失援助的境地。“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即是对中山国极好的写照。

中山国位置图战国时期地图

中山国契入赵国的中央地带,阻隔着赵国的交通,严重威胁着赵国国都邯郸的安全。赵武灵王继位后,感觉到“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娄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史记?赵世家》)基于这种严峻形势,赵武灵王发动了消灭中山国的战争。公元前年,赵国向北一直打到房子。燕国也乘机人侵。中山国打败了赵军对房子的进攻,并占领了赵国的鄗邑后,又挥师打败了入侵的燕军。房子战败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富国强兵。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公元前年,武灵王攻取中山之地。公元前年,赵武灵王兵分两路,以20万众大举进攻中山。中山国失去三分之一的国土,只好割让四邑给赵国,求得暂时平安。

公元前、年赵国连续攻打中山国,攻入中山国国都灵寿,中山王妾雌逃往齐国。公元前年,中山国几乎亡国,赵武灵王为恢复国力、民力,扶植尚为中山王。公元前年,赵惠文王废除中山国的国君,将中山王尚迁徙到陕西肤施。中山国离开了养育自己的母亲——鲜虞,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国最终亡国。(根据第二轮编纂《五台县志》副主编李贵武文字编辑,配图/编发新媒体人胡立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