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济,高平金乡人士,是左将军檀韶(刘宋开国名将)、右将军檀祗(东晋名将)的弟弟。其叔父是檀凭之,与刘裕(刘宋开国皇帝)关系密切,交情甚密,曾一同密谋讨伐桓玄,后战死沙场。
檀道济年少时父母双亡,居丧期间,极尽礼数,事奉兄姐,以和蔼谨慎著称。
元兴二年(年,东晋司马德宗年号)十二月,桓玄篡位,建立桓楚。
元兴三年(年)二月,刘裕在京口举兵起义,讨伐桓玄。檀道济跟随家人投奔刘裕,击败桓玄,攻入东晋(桓楚)都城建康,桓玄挟持晋安帝司马德宗败逃江陵。檀道济当时任刘裕的建武参军事,之后转任为征西参军事。
桓玄回到江陵后,当时已人心崩离。桓玄无心与刘裕一战,欲投奔梁州刺史桓希。之后受毛修之诱骗,改入蜀地,最后遭遇益州刺史毛璩的数百人军队,被益州督护冯迁斩杀身亡。
桓玄死后,其子桓振逃到华容的涌中,重新召集追随者数千人,袭取江陵,再度控制了司马德宗。檀道济跟随讨伐军,讨平鲁山(位鲁阳县,属南阳郡),击败桓振。因战功任辅国参军、南阳太守。因跟随刘裕起兵建有功勋,被封为吴兴县五等侯。
义熙六年(年),趁刘裕北伐南燕之机,卢循、徐道覆(卢循的姊夫)发动叛乱。一时间东晋境内盗贼纷起,郭寄生等聚集在作唐。刘道规任檀道济为扬武将军、天门太守前去讨平贼寇郭寄生,救援建康。
西蜀谯纵借卢循叛乱之机,派遣桓谦,联合后秦东犯东晋,后秦姚兴派遣苟林为之响应。刘宋荆州刺史刘道规派遣王镇之、檀道济、到彦之等人前去讨伐。在寻阳,东晋与后秦相遇,檀道济带领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披靡。不过此战仍以东晋告负而收场。
卢循调拨兵马给苟林,让其进攻江陵,苟林与桓谦两军汇合。刘宋雍州刺史鲁宗之率军相助。刘道规认为只要战败桓谦,苟林可不战自胜。于是率军在枝江与桓谦大战。檀道济率先攻入敌阵,桓谦大败。
没过多久,苟林、桓谦被刘道规、鲁宗之联军击败。
不久后徐道覆率三万兵马进逼江陵,刘道规亲自率主力迎击,将其击败。此战檀道济居功甚多,升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又为太尉参军,拜中书侍郎,转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以前后功绩封作唐县男,补太尉主簿、咨议参军。
刘裕世子刘义符为征虏将军镇守京口时,檀道济是他的司马、临淮太守。此外还担任刘义符的西中郎司马、梁国内史,之后又被任征虏司马,加号冠军将军。
义熙十二年(年),刘裕趁后秦易主,朝政内乱之际,决意北伐。任檀道济为大军先锋,攻击淮、肥两地。檀道济所到之处,后秦各城守备望风而降。只有新蔡太守董遵不愿投降,檀道济攻拔其城,杀死董遵。之后檀道济攻克许昌时,俘获后秦颍川太守姚坦及大将杨业。檀道济到达成皋时,后秦兗州刺史韦华投降。进军洛阳时,后秦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洸归顺。攻拔城池,俘获四千余人。
此时有人向檀道济建议,应当把这些俘虏都杀了,推成“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檀道济却说:“伐罪吊民,正在今日。”于是将这些俘虏全都释放了。各族人民倍感檀道济的宽仁,因此许多人相继来投奔。
之后檀道济攻克潼关,与东晋大军一同作战,击破后秦姚绍,攻占旧都长安。战后檀道济被封为征虏将军、琅邪内史。
刘义符镇守江陵时,又任檀道济为他的西中郎司马、持节、南蛮校尉。又加号征虏将军,升迁为宋国侍中,兼任世子中庶子、兖州大中正。
义熙十三年(年),檀道济、沈林子自陕北渡河,攻克后秦襄邑堡,秦河北太守薛帛逃往河东。之后檀道济在蒲阪又进攻后秦并州刺史尹昭,不克。
沈林子便对檀道济说:“蒲阪城坚兵多,不可急于攻克,攻得急,我方伤亡就很多,而对方有得是时间和我们耗。现在王镇恶在潼关,势单力薄,不如与王镇恶汇合,一同攻打潼关。如果潼关被攻克,尹昭就不战自溃了。”檀道济听从了沈林子的建议。
三月,檀道济、沈林子到达潼关,后秦姚绍出兵迎战,被檀道济、沈林子击败。姚绍退守定城,对手下将领说:“檀道济他们兵力不多,又是孤军深入,现在不过是坚壁以待援军。我们分兵断他的粮道,那么就可以手到擒来。”于是派遣姚鸾驻兵在大道上,以断檀道济的粮道。
沈林子趁夜杀入姚鸾兵营,斩杀姚鸾,及数千后秦兵士。姚绍又派遣姚赞屯兵河上,以断檀道济水道。沈林子再次出击,将姚赞击败。
元熙二年(年),刘裕代晋称帝,即刘宋武帝。檀道济转为护军,加散骑常侍,兼领石头戍事。准许他直入殿省。又因他辅佐创业的功劳,改封檀道济为永修县公,迁官为丹阳尹,护军不变。刘裕身体不适的时候,赐给檀道济班剑(有纹饰的剑,晋易以木,谓之班剑,取装饰灿烂之义。后用作仪仗,由武士佩持,天子以赐功臣)二十人。
永初三年(年)三月,檀道济出京任南徐兗之江北淮南诸郡军事、镇北将军、南兗州刺史。
同年五月,刘裕病重,任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为顾命大臣。
景平元年(年,刘义符年号),北魏叔孙建率三万大军围攻东阳城,青州刺史竺夔告急。刘宋朝廷加任檀道济为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
檀道济到达彭城时,青州东阳城已岌岌可危。而与此同时司州也告急。檀道济领兵不多,不足以分兵救援司、青二州。檀道济认为青州比较近,而且竺夔兵弱,便与王仲德一同解救东阳城
当时叔孙建久攻东阳城不下,又时逢天热,伤者、疫情在军中蔓延。刘宋大军兵至临朐时,北魏军已经点烧军营,将攻城器具焚烧殆尽。
檀道济欲追击北魏军,但此时东阳城内无粮,只能去开窖取出以前存放的谷物,但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是过了一夜,此时北魏军已远去,再也追不上了。于是檀道济这才止兵回师,镇守广陵。
之前,刘裕死后,因当时刘义符年仅十七岁,因此以傅亮、徐羡之、谢晦共同辅政。三人成为刘宋权臣。
景平二年(年)正月,徐羡之等人欲废刘义符。那么刘义真则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又而徐羡之之前与刘义真不和,因此想先废除刘义真,便将这个想法告诉檀道济。檀道济不同意,多次陈述不可废刘义真,但徐羡之并不听劝,以刘义真与少帝刘义符不和睦为罪名,将刘义真废为庶人。
刘义真被废后,徐羡之等人开始谋划废除刘义符的事。
四月,徐羡之等人认为檀道济是先朝旧将,威服殿省,而且又手撑大军,于是召檀道济、江州刺史王弘入京,并将要废除刘义符,另立刘义隆之事告诉了檀道济。在刘义符被废的前一夜,檀道济到领军府谢晦处住宿。谢晦因明天要废除皇帝而转辗不能入睡,但檀道济躺到床上便睡着了,因此谢晦十分佩服他的从容。
刘义隆还未入京时,檀道济入内守卫朝堂。等到刘义隆即位后(刘宋文帝),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加散骑常侍,给鼓吹一部,进爵为武陵郡公。檀道济推辞不受爵位,又另增督青州、徐州之淮阳下邳琅邪东莞五郡诸军事。
同年,谢晦任荆州刺史,因担心刘义隆会记恨杀兄(刘义符、刘义真)之仇,所以刻意结交刘义隆的亲信王华,以及心腹大将到彦之。
檀道济与王弘交情深厚,当时王弘受刘义隆知遇正深(王弘其弟王昙首受刘义隆宠信,王弘因此爱鸟及乌),檀道济更加拉拢攀附,经常连通徐羡之等人,王弘也非常依靠他。刘义隆在将要诛杀徐羡之等人,召见檀道济,想让他率兵西讨。王华阻止道:“不能让檀道济带兵。”
刘义隆说:“废杀刘义真、刘义符之事,檀道济只是跟从了别人,当时的事不是他出的主意,慰抚任用他,用不着担心。”
元嘉三年(年),刘义隆以擅杀少帝刘义符及刘义真的罪行,诛杀徐羡之、傅亮、谢世休,并收捕谢皭(谢晦弟)、谢世平、谢绍等谢氏子弟。谢晦知道刘义隆有诛杀自己之心,于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谋反。刘义隆命雍州刺史刘粹、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中领军到彦之先行出兵。檀道济作为到彦之的后继之兵。
临行时,刘义隆向檀道济询问策略,檀道济答道:“我之前与谢晦一同从征北伐,如果有十条入关的策略,那么谢晦所出的就要占其中的九条。他的才能谋略精明干练,几乎难以敌对。但是他从不曾孤军决胜,兵戎之事恐怕不是他之所长。我知道谢晦的智慧,谢晦也明白我的勇猛。如今我奉王命前去讨伐,必定是未等到对方列阵整齐,就将他擒获。”
到彦之被谢晦击败,退守隐圻,不久后檀道济到达,与到彦之汇合。谢晦本来以为檀道济和徐羡之等人一起被诛杀了,现在突然听到檀道济前来,一时间人心惶惶,军心大乱,不战自溃。
谢晦之乱被平定后,檀道济被升至都督江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新蔡、晋熙四郡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持节、常侍如故。
景平元年(年)北魏趁刘裕去世,大举南侵,占领了刘宋的虎牢、洛阳及滑台等刘宋地处河南的洛阳盆地。
元嘉八年(年),经过“元嘉之治”后,刘宋有了盛世任气象。刘义隆有了生举兵北伐,收复失地的念。于元嘉七年(年)三月,刘义隆以到彦之为主帅北伐,一度夺回洛阳、虎牢、碻磝、滑台四镇。
同年十月,北魏展开反击。洛阳、金墉、虎牢关相继失陷,滑台被围攻。而此时到彦之眼疾发作,加上刘宋军中出现疫情,不得不选择退兵。刘义隆改派檀道济率军支援滑台。
檀道济军至东平寿张县,遭遇北魏安平公叔孙建()。檀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击,大破叔孙建。随后转战至高梁亭,北魏悉颊库结与叔孙建前后夹击。檀道济分别派遣段宏和沈虔之等人,出奇兵袭击,斩杀悉颊库结。
之后檀道济进军济水,连战二十余日,前后与北魏交战三十余场,最后被叔孙建断其粮道,无奈撤军,以至于滑台失守。
当时投降北魏的人说,檀道济军粮已罄,因此士卒忧虑恐惧,都没有了坚强的斗志。檀道济趁夜间喊报时辰,聚量沙土,用所余下的少量米撒在上面。到了早晨,魏军认为储备的粮食有余,所以不再追赶,以为投降的人是胡说,将他们斩首抵罪。
此时檀道济兵少力弱,军中十分恐惧。檀道济就命令军士全都披挂盔甲,外穿白衣服,坐着车子慢慢地出去到外面走动。魏军恐怕有埋伏,不敢逼近,才得全身而退。檀道济虽然没有平定黄河以南地区,但是保全了军队安然返回,雄武的名声大振。魏军对他十分害怕,画他的像用来祛除恶鬼。
最终刘义隆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北伐结束后,檀道济晋升为司空,持节、常侍、都督、刺史并如故。还镇寻阳。
檀道济在前刘裕为帝时立功颇丰,威信名望都特别的高,左右以及心腹,都身经百战,几个儿子也都有才气,因此朝廷怀疑畏惧他。当时也有人这样看他,说:“怎么能知道他不是司马仲达呢?”
刘义隆卧病多年,并且多次病危。领军刘湛贪图执掌朝政,恐怕檀道济有不同说法,彭城王刘义康也担心刘义隆一旦病逝,檀道济将不受节制。
元嘉十二年(年),刘义隆再次病重,恰逢此时北魏侵犯刘宋边境,朝廷召檀道济入朝。檀道济的妻子向氏说:“功勋高于世人,这是道家的忌讳,现在无事而相召见,该是灾祸到了。”等檀道济到京城的时候,刘义隆病好了。
元嘉十三年(年)春,朝廷让檀道济回寻阳镇守。当时檀道济已经上船,但还未出发,有一群好似鹪鹩的鸟聚集在船上悲哀地鸣叫。
不巧的是刘义隆再次发病。刘义康伪造诏书召檀道济入宫,说是为他饯行,把他逮捕交给廷尉。刘义隆的诏书上说:“檀道济机缘逢时,在过去受了皇恩,因此得到了很多宠信与信任,无人能及。但他不对这殊荣有所感动,没想着去报效皇恩,反而凭空多疑,怀有不二之心,而且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元嘉以来,猜疑多结,不义不亲,经常做出公些欺上瞒下的事,这已经为大家所知道,暴露无遗。谢灵运经常说一些忠的逆言,但檀道济却赞同他的邪说,常为他隐瞒。还偷偷散发钱财,招揽诱狡猾之徒。逃亡的人前来投奔的越来越多,日夜窥测谋划,企图达成那些非分之想。
镇军将军王仲德入朝,多次陈说此事。朕因为他位居台鼎高位,预先赏赐封土,希望他心中的欲望,使他或许能革面洗心。可是他怙恶不悛,终于发动反叛,因为朕生病,就规划实现其阴谋。前南蛮行参军庞延祖了解了他的全部阴谋,向我密报。对天子和父母的叛变,刑罚是不能赦免的。何况檀道济罪孽深重,应当逮捕交付廷尉,按刑处斩。此事只限于首恶,其余都无所追究。”
于是收押檀道济及他的儿子檀植、檀粲、檀隰、檀承伯、檀遵等八人,并于廷尉伏诛。当时的人们唱道:“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檀道济死的那天,建邺地震,有白毛生长。
又搜捕司空参军薛彤到建康处死。檀道济的儿子檀夷、檀邕、檀演及司空参军高进之也被捕斩首。薛彤、高进之都是檀道济心腹,勇敢而有武力,当时人把他们比作张飞、关羽。
之前檀道济被捕之后,十分愤怒,目光如炬,拿酒来顷刻间喝了一斛,然后脱下头巾掷到地上说:“这是自毁长城啊!”北魏人听到檀道济被杀的消息,都说:“檀道济已死,吴地小辈们(指刘宋)不值得再害怕了。”从此连年南下攻伐,有饮马长江的志向。
刘义隆问殷景仁曰:“谁可以为檀道济的后继者?”
殷景仁说:“檀道济是因为屡建战功,所以才树立起威名,其余的人只是没有被任用罢了。”
刘义隆说:“并不是这样的,过去有李广在朝中,匈奴不敢向南侵犯,而后继者又有几人呢?”
元嘉二十七年(),魏军到达瓜步,刘义隆登上石头城远望,脸色非常忧愁。慨叹道:“如果有檀道济在世,哪会弄到这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