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唐东安太庄特色农业绘出斑斓扶贫画卷

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QQ群 http://nvrenjkw.com/nxzx/3902.html
01:41

长城网记者马静康义涵

假如扶贫有颜色,会是什么样子?

金秋时节,走进行唐县东安太庄村,火红的苹果挂枝头,金灿灿的皇菊正盛开,绿油油的蔬菜在棚内尽情生长,处处呈现出一派色彩斑斓的丰收景象。红色、黄色、绿色……交织出属于东安太庄的扶贫颜色。

几年前的东安太庄村,是行唐县出了名的贫困村。该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了“一坡一果、一滩一花、一棚一菜”的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了产业扶贫成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坡一果:红苹果映红小康路

在行唐县南桥镇东安太庄村,一眼望去,满山苹果树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果实,果农有的在路边售卖苹果,有的忙着接待前来采摘的游客。“前段时间成熟的是‘中秋王’,凭着咱们苹果的名气,一成熟在果园里基本上就被采摘完了,根本不用拉到市场上卖。”东安太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金国介绍说,依托苹果种植,东安太庄从以前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了如今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要脱贫致富就要发展产业。年,东安太庄村同河北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合作引进“天红二号”三优红富士新品种苹果。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全村苹果种植面积达到亩,其中盛果期亩,亩产斤左右。

走在果园里,记者看到,道路全部硬化,还建起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游乐场。“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苹果采摘节,吸引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地游客前来采摘。村里还有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食宿。”刘金国说。

如今,安太苹果基地被列入省级观光采摘果园,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首批水果(苹果)标准化果品种植示范园。该村还专门为苹果注册了安太商标,苹果树成了村民们的“摇钱树”“金饭碗”“绿色银行”。

一滩一花:黄菊花铺就好前程

时间刚过中午一点,吃过午饭的村民们就陆续来到了“沙河水乡”农业园区开始劳作。“现在正是皇菊采摘的好时候,趁着好天气,多采摘些。”曾是贫困户的王玉花说。“靠着在皇菊基地打工,每个月收入有元,在家门口就有了份工作,很是满足。”

该园区管理经理严呈祥告诉记者,园区平常用工40人左右,到了采花季用工达余人,在皇菊花加工厂还有部分技术工人,园区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充分带动村内贫困人口增收。

从远处看,一片黄澄澄的花海,蔚为壮观;近观,金丝花瓣,层层叠叠,赏心悦目。“皇菊花这个品种非常有特色,既可以入药当茶喝,也可以赏花。”严呈祥说。“发展观光旅游,特别是农业观光,要让游客有得看,而且有特色。10月份以来,来园区欣赏皇菊花盛开美景的游客络绎不绝。”

“沙河水乡”农业园区皇菊基地所在的河滩,曾是村民的内心之痛,如今,河滩恢复,并且别出心裁地引进皇菊种植。“沙土土壤,非常适合皇菊花的生长,去年是第一年试种,效益不错,今年扩种到了亩。”严呈祥说。

去年,该园区首种皇菊花示范效应显著。今年,周边许多村民找到园区要求种植皇菊花,有种植意向的村民也越来越多。该园区负责人严浩介绍说:“今后园区皇菊花种植面积要推广到亩,相信在省市县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乡亲们的日子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越过越红火!”

一棚一菜:绿蔬菜蓬勃起乡亲们的好日子

走进东安太庄的蔬菜大棚基地,一排排大棚整齐有序,棚内,工人们在忙着摘黄瓜。现年59岁的赵芬青正在忙着将黄瓜装箱,为发往商家的一批蔬菜做准备。赵芬青家上有老,下有小,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人看病需要花钱,还需要人照顾,家里人有劳动能力却无法出去打工,孩子上学也是一笔开销。”赵芬青说,“现在靠着村里的产业,也脱了贫。我在这里打工,每个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家里还种植了苹果树,丈夫也有打工收入,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年,东安太庄村开始发展起设施农业,从山东寿光引入先进技术,在村庄东部建设27个蔬菜大棚,种植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反季蔬菜,村民农闲时可以来这儿打工,增加一份收入。年,该村探索转变大棚经营模式,将27个大棚外包出租,签订5年承包合同,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4.8万元。

东安太庄村的“异军突起”,让周边村庄羡慕不已。顺应民意,年,行唐县将东安太庄村和南安太庄村、西安太庄村联合在一起,成立安太庄党委,刘金国任党委书记。他要带领三个村一起致富,绘就更加辉煌的蓝图。据刘金国介绍,东安太庄村正在谋划扩栽亩的苹果树,同时联合起周边村庄打造万亩生态果园,还要发展乡村游,推动乡村振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