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丽荣
白求恩与《纪念白求恩》.mp:46来自河北共产党员白求恩在中国家喻户晓,缘于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的发表。穿越80多年的时空,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白求恩故事、白求恩精神与毛泽东的经典文章始终紧密相连,一直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津津乐道。
在延安,两人首次会面
年3月3日,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小镇。因家族素有行医、传道和教书的传统,他由此延续了尽职敬业的献身精神,从小便对医生职业怀有浓厚兴趣。他是医学博士、加拿大共产党员,也是一位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一生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年曾在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帮助支援西班牙共和军进行马德里保卫战,抗击法西斯主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三人医疗队来华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白求恩曾经的翻译亨宁·索伦森在回忆白求恩时说:“当我探寻白求恩的一生时,我似乎要为他在中国那段生活和工作的最后时光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因为随后白求恩把一切的热情、努力以及生命都留在了中国这片土地上。
年1月8日,白求恩率领着由他和美国外科医生帕森斯、加拿大护士琼·尤恩三人组成的加美医疗队,购买了充足的设备和器材,乘“日本皇后号”海轮从温哥华启程来中国,他们途经香港,到达当时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在这里,白求恩既目睹了国民党政府“一片混乱和优柔寡断、昏庸无能的官僚政治”,又通过和八路军办事处的联络,见到了周恩来,见证了一支新生向上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他坚决回绝了国民党政界、军界、卫生界的挽留,决定到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去,到战争前线给伤员以最直接的帮助,这是导致他与美国外科医生帕森斯产生意见分歧的原因。帕森斯决定回国而不是长途跋涉去华北。
年2月22日,白求恩随医疗队离开汉口前往西安。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和敌军的进攻,他们横穿豫晋陕三省,在艰难跋涉中,沿途荒芜的土地、被烧焦的村庄及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难民给白求恩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他诅咒这场战争,更对灭绝人性的日本侵略者充满了愤慨之情。一个月后,白求恩与尤恩来到西安,在八路军办事处,他们见到了中共领导成员林伯渠和朱德,并一起医院事宜。略作休整后,医疗队经过艰辛的旅程,一路跋涉,于年3月31日午夜时分,终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第二天晚上,白求恩一行被邀请到了毛泽东居住的窑洞,毛泽东亲自接见了他,尤恩任翻译。凤凰山窑洞里的油灯安静地燃烧着,毛泽东和白求恩热情地谈论着。白求恩怀着激动的心情,庄重地向毛泽东行了一个西班牙国际纵队的战斗敬礼。毛泽东打开白求恩递交给他的那个皮夹,那是一个加拿大共产党党员的党证。那一刻,毛泽东感动了,体会到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的一片赤诚。
他们二人从西班牙谈到中国,谈到前线在医疗方面的需要。两人的谈话越来越热烈,他们从国际局势谈到国内政治和军事斗争,从白求恩以前的经历谈到即将面临的工作困难。他们就这样没有间断地谈了3个小时。毛泽东对白求恩提出的伤员立即手术将有75%的复原率很感兴趣,表示会大力支持他的工作,决定由白求恩组织中国第一个战地医疗队,并由他带队去战争的前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次见面会谈,毛泽东的魄力与伟人形象给白求恩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认为毛泽东“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白求恩在延安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但延安给他印象是深刻的,他在日记里写道:“在这里,无论地位高低,人人都是平等相待,人们都有一种勤奋向上的精神,相处非常友好。”此外,他以自己的勤勉、辛苦以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延安军民的信赖,给延安军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奔赴晋察冀,白求恩以身殉职
年4月24日,白求恩一行离开延安,前往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6月17日,他们到达五台山,会见了晋察冀区司令员聂荣臻。不久,白求恩被任命为军区卫生顾问。之后,在敌后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冀中抗日根据地,活跃起一支以一个外国人为首的八路军战地医疗队,在每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抗日前线,白求恩对八路军简陋到最低限度的医疗条件和医护人员的奇缺感到吃惊,医务工作者和战士所表现的忠于职守及自力更生精神更使他觉得“像神话一样令人难以想象”。解放区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白求恩千方百计地为八路军争取国际援助和改善战地医疗条件。还在行进途中时,医院给国际援华委员会发报告,要求每月向医疗队提供美元的经费,不给八路军增加负担,此后他又陆陆续续地以拍电报、写信等方式,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情况,争取得到更多的援助。但是,很多时候加拿大和美国的援助都是落空的,连白求恩个人的需要都难以满足。
白求恩到达前线后不久,毛泽东日理万机亲自给聂荣臻发电报,指示每月付给白求恩元。当时,毛泽东、朱德这些中央领导每月才5元津贴。白求恩当即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来电敬复如下:我谢绝每月百元津贴。我自己不需要钱,因为衣食等一切均已供给……”
年7月20日,白求恩在松岩口给毛泽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自己自离开延安以来的11周内,一共检查了名病人,做了个手术(7月13日之前由布朗协助)。
白求恩在晋察冀近一年半的日子里,一直是在忙碌中度过,辗转于手术台之间,表现出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战斗意志,哪里有枪声就到哪里去,救死于枪林之下,扶伤于炮火之中,他先后直接参加了11次战役战斗的救治工作,亲自为余名伤员施行外科手术,接受过他诊疗的根据地军民数以万计;他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运用于中国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建设,亲自倡导创建了八路军“医院”,并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建起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医院”,同时配合战地救护倡导组建了“志愿输血队”,使根据地医疗卫生建设更加适应抗日游击战争特定环境,为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许多超常的业绩和贡献。
年4月,在冀中河间齐会战斗的三天三夜里,白求恩连续工作69个小时,在两个医生的协助下,共完成手术例,创造了战地手术的世界纪录。在冀中短短的四个月里,白求恩行程千米,手术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经白求恩救护治疗的伤员就有0多名。
年10月,日寇向晋察冀边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冬季扫荡”,白求恩带领战地医疗队赶赴涞源北部摩天岭前线。10月28日,在一次紧张的战地手术中,白求恩左手被手术刀划破。11月1日,他带伤给一位患颈部丹毒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做手术,就在他为伤员做纵横切刀时,手套被划破,无孔不入的细菌侵袭了受伤的左手中指,很快发展到肺部,继而扩展到全身,医护人员进行全力抢救,终因病毒进入血液,病情急剧恶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仅为能在中国工作而自豪,而且面带笑容地对周围的人说:“请转告加拿大人民和美国人民,最近两年是我生平中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请转告毛泽东,感谢他和中国共产党对我的帮助。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年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
毛泽东深情撰文《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对白求恩这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日的国际友人,一直都十分钦佩和关心。白求恩到达前线不久,他除了亲自打电报给聂荣臻司令员,指示请每月付给白求恩元外,还同意任命白求恩为军区卫生顾问,对其建议和能力完全信任。在得知白求恩同志以身殉职之后,毛泽东的心情十分沉重。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从延安发出了唁电和对白求恩家属的慰问电,延安各界于12月1日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送了花圈并题写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12月21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对白求恩精神作了精辟论述和高度概括。文中写道:“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文章只用了短短的两句话、22个字就把白求恩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事表述得几近完美:“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毛泽东号召全党全军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在文中说白求恩给他写过好多信,后人从现存的文献中可以见证。白求恩在离开延安后,几乎每个月都给毛泽东写信,短的信几行字,长的甚至达十几页。白求恩坚持不懈地书写着,没有收到回信,也无气馁。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书和手稿库所能见到保留至今的白求恩签名的亲笔信,就已经有很多。此外,加拿大和其他各地也都存有战时白求恩致毛泽东的书信,其数量和内容都是惊人的。至于白求恩信中向毛泽东写了些什么,只有翻译这些信,才是对这一段难忘之尘封历史的可贵挖掘。可见,毛泽东与白求恩的情谊有多深。
年8月30日,毛泽东同志又写下了“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题词。足见毛泽东对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发扬白求恩精神有过系统论述和深入思考,对全党全军特别是医护人员学习白求恩提出过多次要求,成为我们弘扬白求恩精神的宝贵财富和行动指南。
白求恩在中国去世80多来,我们一直没有淡忘这位友人,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因为,白求恩代表着千千万万对中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努力和贡献的国际友人,象征着一种国际主义精神,我们怀念他,就是追崇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来源: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
河北共产党员
全面
深度
权威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