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www.znlvye.com/m/
一九四三年五月七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省完县的野场后沟,制造了集体枪杀我村民的“野场惨案”。其中野场村儿童团团长、十四岁的王璞牺牲最为壮烈。完县县政府发表通令,授予他“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广大群众向王璞他学习。今天就由我周兴艳给大家介绍下他吧。
王璞,幼名兰贵。一九二九年旧历九月初一生于河北省完县野场。祖母年迈,父亲王三群,母亲张竹子,生兄弟二人,王璞为长。王璞出生的时候,全家只有二亩半山地,五口人靠父母的辛勤劳动勉强维持糠菜半年粮的贫困生活。
一九三七年七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了,国民党军队弃地南逃,华北一时处于混乱状态。正在人心惶惶的时候,八路军的一个班来到了完县离野场仅有二里地的大悲村。八路军的到来,给山区群众带来了希望。八路军在这里宣传抗日救国,号召广大青壮年参加八路军。从此,人们的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并在议论着参加八路军打日寇的事。听着人们的议论,王璞一时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回到家里问父亲:“爹,八路军是干什么的?”爹高兴地说:“是专门打鬼子的!”王璞听说是打日寇的,打心眼里高续叨念着:“八路军可真好!”时隔不久,由于各村青壮年报名参军,八路军这个班很快就扩大为一个大队。王璞看到本村一些青壮年纷纷参军,非常羡慕,他对参军的大哥哥们说:“我长大了也要去当八路军。”八路军的队伍扩大以后,开始在完县、易县、唐县等地打击日寇。
一九三八年,在大悲村建立了区公所,接着区农会、青救会、妇救会相机建立起来。王璞爹出身贫苦,积极参加抗日活动,由区上直接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野场成立农会时,他又当选为主任。农会开展各项活动,小王璞也跟着大人一起参加。农会根据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以“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的梢神,动员财主交出他们名日“护院”,实则对付穷人的大小枪支。王璞跟在千部们的后边,到各户去动员,他也学着说:“交出来吧!有了枪好打鬼子!”他抚摸着收来的枪,高兴地说:“我也要抗日!”一九三九年,在冀中作战的一支部队到山区整训,就驻到了野场一带。不久,九分区的后勤部及所属一些工厂、仓库也迁来这一带的山沟和村庄,被服厂就设在野场。从此,野场一带的大小山庄沸腾起来了。
这年,周围各个山庄都建立了抗日小学,区里派来了教员,王璞作为第一批学生入学了。开始没有书本,老师就教孩子们学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等等。接着讲“我们是老百姓”、“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每个人每条心,都要向共产党靠近”。孩子们把老师讲的,抄在麻纸本上,学呀念呀!学校没有桌凳,孩子们就坐在石头上学习,如遇敌人扫荡,就转移到野外树丛中或山洞里坚持学习。
王璞这个穷人家的孩子,学习非常努力,他在父亲的影响下,在老师的教育下,在这样一个革命环境中迅速成长他的名字也就是这时由兰贵改为王璞。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对敌斗争更加尖锐复杂,敌人经常派遣特务、密探窜来野场一带,妄图窃取我军情报。为了加强治安防特,粉碎敌人的破坏阴谋,一九四零年春,野场一带各村都建立了儿童团组织,负责站岗、放哨、查路条,防止敌人窜入。王璞被选为野场村儿童团团长,经常和他一起参加抗日活动的大墩当选为副团长。他带领儿童团员扛着红绷枪,站岗放哨,防好防特,拥军优属,送信带路,坚壁清野,开展文娱宣传,屋顶广播,群众称他们是“小八路”。
坚壁清野也是儿童团员经常参加的一项工作。这年春天,日寇要进山“扫荡”了,驻在野场的八路军后方机关拟转移到深山里去,一找斗部队要转移到外线打击敌人。野场的坚壁工作抓得很紧。经过动员,群众纷纷表示:日寇来了要把他们渴死、饿死!家家户户都很快行动起来了,大家挖地窖,埋水井,忙个不停。
在抗日小学里,老师加强对孩子们的政治思想教育。为了配合当时的形势,鼓舞孩子们的抗日热情,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老师拟定了儿童团员《抗日公约》。公约说:我们是抗日的儿童团员,誓同日本帝国主义斗争到底。坚决做到:一,不上鬼子学,不念鬼子书,二,不吃鬼子糖,不上鬼子当,三,不向鬼子说实话,不给鬼子带路,四,不暴露八路军,不说出村干部。要求孩子们都能背熟,照着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