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矾山新中村刘氏源流

一、刘氏起源

根据史料和刘氏族谱记载,中国的刘姓绝大部分来自帝尧陶唐氏之后,这是刘姓姓氏的主流。尧帝是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首领,姓伊祁,名放勋(因生于伊祁山而得名),居于山西平阳(今临汾县)。他是黄帝的五世裔孙,帝喾的儿子,晚年将帝位让于虞舜,将自己的九子源明(字监明,号丹朱)封在刘地(河北唐县),称刘氏。后被封刘地的裔孙,便以地为姓,始得刘姓,故源明公为刘姓始祖。

直到下传十八世祖刘累,正值夏朝十三代王孔甲时,适得二龙,不明饲养,而刘累自幼跟豢龙氏(董姓祖)学得养龙之本领,被孔甲招贤饲龙,深得夏王欢欣,封其为相,并赐姓御龙氏,名显天下。后因一龙死,惧,逃河南鲁山,后展转流落于沛(今江苏沛县),卒葬沛地。据传,自刘累以下,几十代皆繁衍生息于丰沛、彭城一带,此地亦有“古商大彭氏”之称。据刘氏族谱载:“自累公,传至七十三世祖荣公(即刘邦的祖父,丰公刘仁号的别名,彭城堂始祖)定居在丰,以至七十五世祖邦公,亦出生于沛郡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由此可知自累公以后,世居丰沛。”故徐、丰、沛乃刘氏之古籍居地。

砖桥一带家族多为明初自江南、江西一带移民,素有洪、黄、刘、柳、王五大姓之说砖桥街昔有洪氏、柳氏、王氏三家宗祠,一九五九年建砖桥水库,柳、王宗祠拆除。光绪十二年《续修庐州府志》载庐江世家大族十三家,砖桥即有两家荣列其中。

庐江刘氏

村史馆

二、庐江“元和堂”世系源流

(一)彭城派

一世:刘交(从源明起为七十五世),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弟弟,封楚王,谥楚元王。

二世:刘富(行四),原被封为休侯,后景帝改封为红侯(红侯国地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北)。

三世:刘辟疆(史载辟强,行二),为光禄大夫、长乐卫尉、宗正。

四世:刘德,为宗正、青州刺史,汉宣帝被封为关内侯,谥阳城侯。

五世:刘更生(刘向,行二,公元前77—前6年),字子政,西汉著名文学家和经学家。西汉成帝时,更名刘向,任光禄大夫、中垒校尉,奉命在当时皇家图书馆校阅各种经典,写成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别录》,并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

六世:刘伋(行一),以易教授,官至郡守。

七世:刘茎(行一,成帝时)

八世:刘舷(新帝王莽时)

九世:刘升(行一,光武帝时)

十世:刘纲(行一,章帝时)

十一世:刘竬(安帝时)

十二世:刘瑜(行一),安帝时光禄寺丞转丹阳令,占籍。

十三世:刘馨(行一),熹平(灵帝)时宣议。

十四世:刘仕卿(行一)

十五世:刘付,章武(刘备)时大夫。

十六世:刘明

十七世:刘惺(行一),太宁(东晋明帝)时大夫。

十八世:刘弼(行一),东晋时穆帝大夫。

(二)京口派

十九世:刘琹(行三),居京口。

二十世:刘慨之(行二)

二十一世:刘符(行二)

二十二世:刘道崖(行一)

二十三世:刘懋

二十四世:刘勔(音“免”,-年),南朝宋著名将领,辅国将军、顾命大臣,追赠司空,谥“忠昭公”。

二十五世:刘悛(行一,史载为行三刘绘,为齐大司马从事中郎)

二十六世:刘孝(史载孝绰,行一,-),小字阿士,南朝梁文学家,能文善草隶,号“神童”。初为著作佐郎,后官秘书丞、廷尉卿、秘书监。

二十七世:刘谅

二十八世:刘彬(行一)任丹阳令,占籍。

二十九世:刘焯(音“超”,行一)

三十世:刘堵(行二)

三十一世:刘德泽

(三)曹州南华派

三十二世:刘仁范,任曹州南华令,占籍。

三十三世:刘宜二(行一),任御史中丞。

三十四世:刘晏(行二),(公元-年),字士安,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开元时以神童被封为太子正字。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度支使、铸钱使、盐铁使等职,封彭城县开国伯。

三十五世:刘知玄(行四)

(四)顺天府昌平县派

三十六世:刘元邸,任顺天府尹昌平令。

三十七世:刘浤(音“宏”),县令。

三十八世:刘弘德(行一),大夫。

(五)宣州派

三十九世:刘蓁(音“真”,行一),任宣城县,占籍。

四十世:刘太贞(史载太真,行二),字仲适,天宝末举进士,兄(太冲)弟一门双进士,德宗时累官为刑部侍郎(注:刘太贞与刘晏相距达五代,而太贞天宝中举,理应与刘晏为同时代人。此处存疑)。

四十一世:刘滋二(行一)

四十二世:刘佳五,宪宗时中书。

四十三世:刘绍四(行一)

(六)泾川派

四十四世:刘慇(音“殷”),封文林郎,迁泾川。

四十五世:刘淳(行二),长史。

四十六世:刘贞(王旁贞,行一),(沿山簿庐江派新谱本原考载:淳子琦,琦子重九)

四十七世:刘重九(行二)

(七)婺源派

四十八世:刘敬宗(行一),任婺源教谕,占籍。

四十九世:刘名节

五十世:刘清一(行一),县簿。

五十一世:刘抡(行一),太学生。

五十二世:刘亨二(行二),由婺源迁寓采石。

(八)庐江派

五十三世:刘三(行一,庐江一世祖),由采石迁庐江,年占籍。

五十四世:天一,三公长子,名以明,邑庠生,育有一子至江。

五十四世:天二,三公次子,名以诚,育有一子至海。

五十四世:天三,三公三子,名以伦,育有一子至湖。

五十五世:至江,字源澄,育有二子。长子伯沂,系迁刘墩支祖;次子伯淮,系刘畈支祖。

五十五世:至海,字源洪。无传。

五十五世:至湖,字源清,育有二子。长子孟庆,系迁店桥支祖;次子孟昂,系迁泥河支祖。

伯沂、伯淮、孟庆、孟昂四公,开枝散叶,构成今天“墩”“畈”“山”“河”四股由来。

庐江新中村

三、“元和堂”新中村龙王山分支世系

一世:刘三(行一,从刘交起为五十三世,庐江一世祖),育子三。刘三(行一),居大坂,生于年5月28日子时,卒于年9月3日辰时,享年64岁,配王氏,生于年9月18日酉时,卒于年7月25日午时,妣享年59岁,公妣合葬于高基岭甘塘洼回脉顾祖甲山庚向。育有三子。

二世:天一,三公长子,名以明,邑庠生,生于年6月2日午时,卒于年7月14日申时,享年66岁,配无为灵璧山叶氏,生于年2月6日亥时,卒于年11月6日卯时,妣享年79岁,公妣合葬于高基岭下棋盘地乙山辛向,育有一子至江,二女,长适城南门夏友钊,次女赋性刚介,得道节女,享寿70有余,葬于瓦窑冲,四时祭享不绝,详载郡县各志。

五世:刘球(行一),字廷美,生于年10月20日子时,卒于不详,葬于大坂月形山丑山未向;配庞氏,生于年5月6日酉时,卒于年5月23日戌时享年66岁,葬于胡家仓壬山丙向;育子三:仁、仪、仿。

六世:刘仿(行三),字添侧,居大坂,生于年3月15日辰时,卒不详,葬于大坂月形山丑山未向;配洪氏,生于不详,卒于1年4月15日辰时,葬于大坂月形山丑山未向;育子二:鎡、镜。

七世:刘镜(行二),字映夫,年1月10日子时  卒于年1月22日丑时,葬于大坂月形山丑山未向;配罗氏,生于年8月21日,卒于年12月20日,葬于大坂月形山丑山未向;育子一子、一女,女适何汝恕。公享年27岁,妣享年77岁。

八世:刘洵(行一),字子實,号左泉,生于年10月7日丑时,卒于年3月17日巳时,葬于胡家仓壬山丙向;配胡氏,生于年11月14日,卒于年7月20日巳时,葬于大坂月形山丑山未向;育子七。公享年64岁,妣享年70岁。

九世:刘必诏,字凤传,生于年9月24日未时,卒于年5月2日戌时,葬于胡家仓子山午向;配王氏,生于年12月26日子时,卒于不详,葬于大坂月形山丑山未向;育子三,女一,适黄甲。公享年52岁,妣享年不详。

十世:刘一宗(行二),字知我,生于年11月23日,卒于不详;配胡氏,生于年4月17日子时,卒于不详,公妣胡家仓丑山未向;育子二女一,女适夏日进。

十一世:刘纲斗(行一),字方之,生于年9月4日亥时,卒于年3月21日戌时,葬于胡家仓壬山丙向;配范氏,生于年5月26日申时,卒于不详,妣葬于大坂月形山丑山未向;育子二,女二,长适朱硕仁,次适夏玉美。公享年63岁,妣不详。

十二世:刘文煜(行二),字宪章,生于年9月27日巳时,卒于年7月27日酉时;配胡氏,生于年11月5日亥时,卒于不详,公葬于大坂后东月形角壬山丙向,妣葬于大坂后祖茔月形月东首癸山丁向;育子一女一,女适朱卜荣,公享年53岁,妣不详。

十三世:刘元昌(行一),字廷升,生于年7月1日酉时,卒于年11月23日亥时;配许氏,生于年4月24日亥时,卒于年4月4日未时,公妣合葬于大坂后祖茔月形月东首癸山丁向;育子四女,公享年79岁,妣享年51岁。

十四世:刘大惠(行三),字志能,生于年12月30日丑,卒于年9月25日子时;配聂氏,生于年7月5日子时,卒于年5月26日巳时,公妣合葬南乡天光山南大屏下黄家园上壬山丙向;育子四女二,长适黄学海,次适罗步蟾。公享年78岁,妣享年56岁。

十五世:刘涼家(行二),字梅贵,生于年11月28日巳时,卒于年1月20日巳时;配张氏,生于年1月23日,卒于年12月3日卯时,公妣合葬南乡天光山南大屏下黄家园上壬山丙向;育子二。

十六世:刘景盈(行二),子仓美,生于年6月9日午时,卒于年8月2日巳时,大坂后东月角丑山未向;配夏氏,生于年11月12日寅时,卒于年3月8日巳时,葬姑圹右向同;育子三女一。女适刘中叶。

十七世:刘净运(行三),字松培,生于年8月12日辰时,卒于年2月6日未时,葬龙王山团塘洼;配桐城王氏,生于年11月10日丑时,卒于不详,与媳妇合葬月龙王王团塘洼辛山乙向;育子一:樯。

十八世:刘荣樯,字怀容,号海帆,生于年9月30日亥时,卒于年1月17日亥时,葬于龙王山团塘洼辛山乙向;配刘氏,生于年6月2日,卒年不详,妣与婆婆合葬;育子三女二。

十九世:刘畹开(行二)生于年6月15日,卒于年1月20日戌时;配夏氏,生于年6月1日巳时,育有一子一女,子式福,女式杏,适罗河,卒于年,葬于龙山顶南向,续娶王氏,生于年,育有一子,早卒,与公合葬于龙山顶南向;续娶刘氏,生于年,育有一子,早卒,卒于年9月,卒于黄庄南向。

二十世:刘式福,生于年,生肖马,卒于年5月21日午时;配朱爱华,生于年8月10日,公卒朱氏改嫁堂兄祝文,育二子,长子:春和、次子:和胜。

资料来源(主要参考国家明清历史、合肥市和庐江县地方志、《庐江刘氏宗谱》(元和堂七修)和宗族部分80岁以上老人们口述以往所见所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9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