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避讳而改名的城市原名博昌,因避讳李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

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博兴地图

博兴县旧名博昌,因城内昌水气势平博而得名。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李国昌)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是因为昌与兴意义相近。

博兴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位于滨州市东南部,总面积.7平方千米。

博兴夜景

博兴县境内有黄河、小清河、支脉河三大水系,盛产小麦、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种农副产品,是全国蒲草系列工艺制品的唯一产地、全国草柳编工艺品出口基地,柳编和草编分别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草柳编之乡、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

唐尧、虞舜、禹夏时属季则氏国;殷商时,初属逄伯陵国,后属蒲姑氏国。周代,为齐国地。春秋时期为博昌邑(故址在今寨郝乡寨郝村南)与乐安邑(故址即今老县城)。战国时期置博昌县、乐安县与千乘县。秦朝因之,皆属齐郡。

西汉时期,置六县一国,即利县、博昌县、高昌县、乐安县、千乘县、湿沃县、延乡侯国。诸县中,利县属齐郡,湿沃县属渤海郡,其余皆属千乘郡。新莽时期,改千乘郡为建信郡。东汉初年袭西汉建制。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为乐安郡(后改国,复改郡)境内为五县地:博昌县、乐安县、千乘县、利县、沿黄地区仍为湿沃县地,俱属乐安国,各县治所未变。三国曹魏因之。

晋代,千乘县地并入湿沃县,境内为博昌县、乐安县、利县与湿沃县,属青州乐安郡。南北朝北魏时期,博昌县移置今寿光县,境内置乐陵县、阳信县与般县。前二县属乐陵郡。乐陵县治所始在蒲姑城旧址,北齐时移乐安故城。阳信县治所在原博昌城。乐陵郡城在今陈户镇冯吴村。般县治所在今店子镇般若村。北齐沿袭北魏制,后周又因之。

隋朝,开皇十六年(年)撤乐陵县、阳信县及般县复置博昌县,治所仍在博昌故城。开皇二十年(年)置新河县,大业初年(年),废新河县,并入博昌县。湿沃县改为蒲台县。俱属青州北海郡。

唐朝,武德二年(年)复置乐安县、新河县,连同原博昌县俱属乘州(武德二年置,领五县,另有千乘、寿光二县)。武德八年(年)废乘州,新河县、乐安县并入博昌县。境内北部沿黄地区为蒲台县地,仍属青北海郡。总章二年(年)博昌治所(今寨郝村南)移于乐安故城即今县城,再未迁址。

五代时期,梁朝沿袭唐代建置,后唐避献祖李国昌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宋代,博兴县属京东东路青州北海郡。金代,博兴县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朝初年,升博兴县为博兴州,属益都路总管府。明朝,洪武二年(年)改博兴州为博兴县,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朝沿袭明制。

中国民国元年(年),废府设道,博兴县属岱北道;民国四年(年),改属济南道;民国十四年(年)改属淄青道;民国十七年(年)道制废,博兴县直属省政府;民国二十七年(年)全省先后设鲁西、鲁北、胶东3个行署辖17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博兴县属鲁北行署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四年(年)改设鲁北、鲁西北、鲁西、鲁南、鲁中、鲁东6个政府办事处,仍辖17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博兴县属鲁北办事处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直至民国三十七年(年)9月24日,中华民国在山东的政权消亡。

日伪统治山东时期,民国二十七年(年)3月5日,伪山东省公署成立。将全省划分为鲁西、鲁东、鲁北、鲁南4道和济南、烟台两市,博兴县属日伪鲁南道。民国二十九年(年)7月,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山东设九州十府的政区建制,将全省由四道改为济南、登州、莱潍、青州、沂州、兖济、泰安、曹州、东临、武定等10道,博兴县属青州道。民国三十四年(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山东省公署瓦解。

抗日战争期间,民国二十九年(年)秋,共产党领导的博兴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民国三十年(年)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划全省为胶东、清河、冀鲁边区、鲁中、鲁南、鲁西6个行政区,博兴县属清河行政区。民国三十二年(年)9月省战工委改为省战时行政委员会,领胶东、鲁中、鲁南、清河、冀鲁边5个主任公署及滨海直属专员公署,博兴县属清河主任公署。

解放战争期间,民国三十四年(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省政府成立,划全省为胶东、鲁中、鲁南、渤海、滨海5个行政公署,领21个专员公署。9月,博兴县抗日民主政府更名博兴县政府,属渤海行政公署清河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八年(年)3月山东省政府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博兴县政府更名为博兴县人民政府,仍属渤海行署清河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博兴县属惠民专员公署。年3月撤蒲台县,其地域并入博兴县。年撤桓台县、齐东县,其大部地域并入博兴县。同时,撤惠民地区,博兴县改属淄博专员公署。年复置惠民地区,博兴县改属惠民地区专员公署。年至年,博兴县属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所辖。年,撤销各级革命委员会,博兴县改属惠民地区行政公署。年3月惠民地区行政公署改为滨州地区行政公署,博兴县仍属之。年6月,滨州地区行政公署改为地级滨州市,博兴县属之。

因李国昌而改名的城市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制度。讳即帝王或尊长的名字,避讳即避名,实质上是避字。帝王的名字即帝讳,又称御名、庙讳。帝王及祖先之名(个别朝代太子、皇后之名)举国须避,又称国讳、公讳。上司、长官之名在机构范围内忌避,称官讳、宪讳。缙绅及祖先之名在家族、社交范围内忌避,称家讳或私讳。圣人孔丘(金代周公姬旦)之名称圣讳。个别重臣(权臣)或宠臣的家讳借助帝王权力在全国忌避,从而上升为国讳。偶有官员自己擅改地名。还有一种情况,为避不吉或厌恶某人/物而改名,出于仇视而耻于与之同名,是一种特殊的避讳。避讳常用的方法有改字(始于秦)、空字(空格,或写作某、讳;始于汉)和缺笔(始于唐)。秦代始避正名(本字),三国始避嫌名(与本字谐音的字)。凡人名(包括姓氏)、地名(包括山川、政区、建筑等)、官名(职名)、物名等与帝王、太子或帝王祖先等之名同字或同音,皆须更改以规避。

博兴县是因为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李国昌)讳而改名。李国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但孙子李存勖比较有出息,所以其名字也进入了避讳的序列。昌字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地名用字,那么,因为李国昌而改名的城市还有哪些呢?

同光元年(年),避帝(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追尊献祖文景帝)之名,改博昌县(治今山东博兴县)为博兴县,改平昌县(治今山东临邑县北德平)为德平县,改灵昌县(治今河南滑县西南)为灵河县,改许昌县(治今河南许昌县东北许田镇)为许田县,改金昌县(治今浙江临安市西)为唐山县,改昌阳县(治今山东莱阳市)为莱阳县,改昌乐县(治今河南南乐县)为南乐县,改昌宁县(治今山西乡宁县西)为乡宁县,改昌江县(治今湖南平江县)为平江县。

同光二年(年),避帝(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追尊献祖文景帝)之名,改永昌县(治今福建福清市)为福唐县,改须昌县(治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为须城县,改吉昌县(治今山西吉县)为吉乡县,改福昌县(治今河南宜阳县西)为福庆县,改延昌县(治今湖南宁远县)为延唐县,改义昌县(治今湖南汝城县南)为郴义县,改孝昌县(治今湖北孝感市北)为孝感县,改昌明县(治今四川江油市南太平镇)为彰明县。当年更名37处。同光三年(年),避帝(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追尊献祖文景帝)之名,改益昌县(治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为益光县。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因为李国昌而改名的地名在三年间竟然有数十个,仅仅山东范围内就有4个。再想想中国历史上数百个皇帝,中国地名因避讳而更改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了。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