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故事抗战时期,我的父亲是军医

北京酒渣鼻医院那家好 https://m.39.net/pf/a_4496031.html

在河北省档案馆征集到的红色档案中,有32本从医日记,工整的字体、清晰而详实的记录,让每个看到的人惊叹又钦佩。日记的主人是医院副院长王增寿,抗日战争时期,王增寿光荣地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军医。虽然老人已经去世,但通过他的女儿王宁娟,我们仍然有幸听到了一位老军医的传奇故事。

捐赠给河北省档案馆的从医日记。

援华医生何明清和白求恩给了他医学的启蒙

“年,我父亲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宋家庄的一个农民家庭。”据王增寿的女儿王宁娟介绍,6岁时,王增寿母亲因为生孩子时难产撒手人寰。多年以后,王增寿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当时的情景:“母亲临终前神智清晰,舌头都僵硬了还嘱这嘱那,令我不忍回顾。”

摄于年的王增寿。

母亲的早逝、家乡的贫穷在王增寿幼小心灵上留下深刻烙印。几年后,王增寿亲眼目睹何明清与白求恩两位外国援华医生在中国救死扶伤,给了他医学上的启蒙。

何明清来自新西兰,原名凯瑟琳·霍尔,她年来到宋家庄村。“我亲眼看到,作为外国妇女的何明清对当地人和蔼可亲,不怕劳累,日夜兼程地出诊抢救病人。她认真负责的医疗作风和高明的医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增寿的回忆录中写道,“村里的老人们说‘如果何先生早来几年,你娘也不会死’,我相信的确如此。”

另一位给王增寿留下深刻记忆的援华医生是白求恩大夫。那是年,王增寿已经参加八路军,曾有几次亲眼看见白求恩大夫工作。“ 次见他是在古道口村二所,白大夫来检查工作。在一个大院子里,周围坐满了伤员,身着灰色军装、黄发蓝睛身材高大的白大夫坐在中央,有中国同志协助他一个一个地给伤病员检查。白求恩大夫的工作方法迥然不同,一听到来轰炸的飞机声,他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到病房陪伴伤病员。”王增寿在回忆录中说,“白求恩大夫的高风亮节和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是我们永远应该学习的榜样。”

13岁参加八路军,成为百团大战年龄最小的军医

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眼瞅着国民党军队向南撤退,宋家庄村的百姓也人心惶惶,担心哪天会变成亡国奴。

就在这时,距离宋家庄村二十五里的灵山镇来了八路军。八路军慷慨激昂的抗日演说和与以往军队完全不同的作风让小小的王增寿心动了。年春节刚过,年仅13岁的王增寿便来到灵山镇参加了八路军。“参军后发了一套军装,人小衣大,穿上酷似一个小大衣。”王增寿回忆,参军当年,他就入了党。参军后不久,部队集中培训卫生员,王增寿被派去培训。年他又通过考试,以第四名的成绩考上了医干训练班,从此走上了戎医之路。

“在反扫荡中,无论遇到什么紧急情况都要保护好书,学员们都知道丢掉了书就像战士丢掉武器一样。”通过王增寿的回忆录,我们能看到,那个年代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一个医干训练班的学员都非常努力地学习,自己制作骨标本学习、解剖尸体……

“在战火纷飞的环境里,我们经过一年紧张的学习毕业了……很快,百团大战打响了,我们成为战伤救治的一支生力军。”王增寿在回忆录中写道,“医干训练班谈不上正规,但它是敌强我弱困难重重战略阶段解决战时任务的真正实体,它对战争贡献之大是现今医学院校所无法比拟的。”

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岁月,王宁娟也常常听父亲提起,“当时我父亲是医干训练班年龄最小的军医,他也是参加百团大战年龄最小的军医。”

烽火山洞情——它是无与伦比的“高级”医院

“父亲说,为躲避日本鬼子对晋察冀边区的扫荡,他们经常将医院设在山洞里,隐蔽而安全。”王宁娟说,“父亲一共住过4个山洞,对山洞十分有感情。”

王增寿曾经住过的山洞。

在王增寿的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医院:“上寺西边距村约三里地的跑马梁下,有一个大山洞,洞口坐北朝南,不到近处看不见洞口,比较隐蔽。这个洞里一直‘正常’地工作,洞底住着重伤员,西侧住男同志,东侧住女同志,洞口光线好是手术室,还有一口锅,做饭消毒都用它……因为有大洞,使得能和平时一样进行医疗、护理和战斗,所以我认为它是无与伦比的‘高级’形式的医院。”

大岸村的马莲沟虫王洞也曾经作为医院,“重症十余人安置在山洞里,轻症住在村里,我们每日定时诊断治疗,上山为重症患者巡诊,还不断地给乡亲们看病。”王增寿在回忆录中写道。

“那时候得疟疾的特别多,我爸也没能幸免。有一次,日本鬼子来扫荡。眼看大家都往山上跑,我爸不顾自己正患疟疾身体虚弱,背上躺在屋里的高烧患者就往山洞跑。”王宁娟说,“这个人后来他退伍了,跟我家一直有联系,特别感激我父亲救他一命。”

医院,王增寿颇有感情,他认为,“山洞是我军天然的最牢固的病房,它能避风雨、不怕烧不怕毁,在战时是难能可贵的好地方。”

军民一家亲,很多房东把他当作自己孩子一般爱护

根据王增寿的回忆录《戎医生涯》记载,从曲阳灵山镇开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据不完全统计,王增寿共有过户房东,军民关系十分融洽,很多房东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让从小就失去亲生母亲的王增寿备受感动。

王增寿和当年的老房东开心地交谈。

“在唐县宋家峪,伤病员几乎布满全村各户,乡亲们都腾出房屋给伤病员住。我的房东葛金库家住了三十多人,每日院子里开饭,军民几十口人进进出出十分嘈杂,然而房东刘青春大娘总是和蔼相待,从不嫌弃……后来我搬到双举家,疟疾发作时,双举妈总会给我送白粥或杂面汤等饭。”

“在西岸根村,住在田红皂家,军民守着一口破锅,做饭时人家做了我们做,你一锅我一锅,关系十分融洽。还有位大娘,家里穷得无米下锅,炖了一碗芸豆角,也叫着我的名字让我去他家吃饭……”

王增寿在回忆录里充满感情地写道:“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当时全国的模范区域,我们有坚如磐石的军民关系,处处相信依赖人民群众,这是与任何部队所不同的。我们有了情同鱼水的群众,任何困难也能得到克服。”

当年那些房东带给王增寿的温暖让他终生难忘。王宁娟回忆,上世纪70年代,父医院工作后,经常有曲阳、唐县等老区的百姓来找他看病。“父亲总是说,只要是老区的百姓来看病,不管认识不认识,一定要对他们好,该去哪科就带他们去哪科看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一定尽量帮忙。”不仅如此,王增寿在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情况下,还经常给乡亲们垫钱看病。

年春天,为完成父亲的夙愿,王宁娟陪父亲回到唐县和曲阳这些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们见到了父亲住过的山洞,还见到了他当年的房东——已经91岁高龄的四缺大娘。他们亲切地交谈着,谈到过去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时还忍不住哈哈大笑,我看了特别感动。”王宁娟感慨地说,“正是这样一群和老百姓融为一体的人,赶走了日本鬼子,打败了国民党,解放了全中国,我不由地肃然起敬。”

年王增寿去世后,他的女儿王宁娟花了两年时间整理父亲的遗物,并根据遗物的不同特点,将它们捐赠给不同部门。“把他的遗物捐赠给研究这段历史的人,这是父亲的遗愿,我必须帮他完成。”王宁娟说。

省档案馆携手燕赵都市报征集建党周年档案资料进行中

河北省档案馆携手燕赵都市报向全省征集建党周年档案资料正在进行中,征集内容包括档案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音像资料。对自愿捐赠的档案资料,经鉴定符合条件将收为馆藏, 保存于河北省档案馆,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编研开发,河北省档案馆将向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并载入捐赠名册,以兹纪念。燕赵都市报将选取征集到的档案资料,对其党史价值和背后的动人故事进行采访报道。

河北省档案馆联系-,联系人:李静、张倩,电子邮箱:hbdazj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