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地址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10122/8615677.html
长城网记者马静康义涵
“搬出老地方,住上新楼房,庙岭沟的乡亲生活变了样。企业有分红,打工不离乡,庙岭沟的日子天天向上。”这不仅是一句歌词,更是对于搬迁到河北省行唐县上闫庄乡庙岭沟社区的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讴歌。
仲春时节,庙岭公园的桃花盛开,庙岭沟社区的村民们“搬”出来的幸福生活也正蓬勃。
现场一:搬出穷窝窝圆了安居梦
“好日子”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安玉杰来说,似乎遥不可及,可一转眼就成了现实。
安玉杰原本居住在河北省行唐县上闫庄乡塔沟村,被捂在大山深处的塔沟村,四处环山、土地贫瘠,村民们行路难、吃水难、增收难……贫困也如家门前的座座大山,世世代代横亘于此。
“一年到头,就靠着种地谋生,由于山区耕地少,人均半亩地,浇水难,就靠老天爷‘赏饭’吃。”安玉杰的妻子在一旁说到。
安玉杰在塔沟村的旧居照片。长城网记者康义涵摄
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是这个山村真实的写照。可尽管如此,当面对政府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安土重迁的村民们仍然不想搬、不愿搬。“搬出去没了地,吃啥?”“挣不来钱,怎么活?”“住楼房不习惯,怎么办?”种种顾虑让村民们犹豫不决,迟迟下不了决心。
讲政策、解民忧,县、乡、村干部一次次走村入户,面对面与贫困户促膝交谈,耐心细致地做好搬迁户的思想工作。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庙岭沟社区建设过程中,还多次组织村民免费乘坐大巴车到建设现场,慢慢地村民们的顾虑打消了。“搬”!祖辈生活在山里的村民们看到了搬出来的希望,由开始“不愿搬”到“乐意搬”。
庙岭沟社区(资料图)。行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每人支付元就能配建25平方米的房子,这样的好事儿我一辈子还没遇到过!”安玉杰感慨说。按照标准,年5月份,安玉杰一家三口人只花了元,就搬进了庙岭沟社区的新房里。“卫浴、厨灶等都给配套安装好了,我们只添置了些沙发家具。”在宽敞明亮的单元房里,安玉杰老两口别提多开心了。
4月9日,安玉杰(左)和老伴在整洁明亮的新居内。长城网记者康义涵摄
现年68岁的安玉杰搬下山后,有了社区门卫工作,妻子有了公益岗,家庭有了稳定收入,年脱了贫,这两年日子也越来越好。现如今,村干部再打趣地问“让你搬回原来的村子,搬不搬?”老两口笑着,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搬!”。
现场二:融入新环境乐居新家园
下午三点钟,搬迁户董肖艳骑着电动车去庙岭沟社区附近的幼儿园接回孩子后,带着孩子在门前的公园玩耍。“从家到幼儿园的路程只要几分钟,接送孩子很方便。”董肖艳回忆说:“还没搬出来的时候,家中大女儿上学距离远,得走10公里的路,骑摩托车或者开三轮车接送也得半个小时,村里还没有幼儿园。”
“现在好了,孩子们上学方便多了。”董肖艳介绍,搬迁后,距离社区不到米处新建了一所幼儿园,小女儿就在这所幼儿园上学。社区一墙之隔就是上闫庄乡中心小学,孩子们的上学路不再漫长。
上闫庄乡中心小学。长城网记者康义涵摄
孩子上学条件的改善,是最令董肖艳一家感到高兴的事,不仅学校教学质量好,路也好走,从村里搬迁来的孩子都是受益者。在不少村民看来,搬迁主要还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们希望通过搬迁在孩子这一辈切断贫穷的代际传递。“我们大人辛苦点无所谓,但希望孩子能够有更好的上学条件,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庙岭沟社区公园。长城网记者康义涵摄
除了教育条件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也无需出远门了。搬迁后,社区卫生室按照最新标准修建,诊断室、处置室、药房、健康教育室,四室分离,药品柜、诊室空调等基础设施齐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社区内还配备了超市、图书室、文体器材,并配套建设了公园、菜园等,不断在优化资源上下功夫,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且“稳得住”。
庙岭沟社区(资料图)。行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现场三:家门口有活干好日子有奔头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在距离庙岭沟社区只有多米远的地方,记者看到了上闫庄乡的易地扶贫后续产业多利服装加工厂。加工车间内,一台台缝纫机在巧妇们的操作下哒哒哒运转。“我来这里上班已经一年了,一个月收入有两三千元。”正在干活的李秀欢告诉记者。搬迁以前一家四口只靠着丈夫打工挣钱,现在自己有了收入,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目前,服装厂有40多个工人,主要是做童装、牛仔裤等。”该服装厂负责人程银花说。“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贫困户优先,工资计件算,每人平均月收入有一千多元。”
图为上闫庄乡易地扶贫后续产业多利服装加工厂。长城网记者康义涵摄
行唐县易地搬迁涉及上闫庄乡6个村共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群众从“老地方”搬到“新家园”,最希望过上的新生活,就是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家赚钱”。据上闫庄乡党委书记欧阳正仲介绍,乡里还建设了规模化养羊场、光伏电站、中药材种植基地、枣树托管等配套项目,既增加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又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按照“一户一人”的原则,安排公益性岗位人,年人均收入可达元。所有贫困户全部入股辰雨基业,每户每年分红1元。
贫困人口“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在这里得以实现,并奔向更好的生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后续产业扶持力度,谋划了现代化养牛场、养猪场,并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让搬迁社区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阔步向前。”欧阳正仲信心满满地说。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行唐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