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康振法
新闻+
一名转业干部,为石家庄长安区环卫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退休前的最后五年,他扎根行唐县南翟营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康振法带领长安区城管局驻村工作组的同事们,为村子的脱贫昼夜辛劳,年复一年,直到办了退休手续仍未离开。从年到年,5年来,工作组助力一批扶贫项目扎根乡村,最终实现了不落一户一人的脱贫目标。
驻村5年退休后依旧坚守在村里
年12月29日10时,行唐县翟营乡南翟营村街头。清晨的一场雪让村子披上一件“白衣”,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见到康振法,每一位村民都会笑着与他打招呼,聊上几句。如果在几年前,雪后的村子土路上总是泥泞一片,可在长安区城管局驻村工作组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村子的面貌有了巨大改变,无愧美丽乡村的称号。
村民们不知道,他们口中的康书记其实已经于年11月退休了,原本一个月前就可以回家颐养天年,但直到年元旦前夕,康振法仍在村里,为南翟营村发展和村民致富操劳。10时30分,康振法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来到村民盖力军家,见到康振法,盖力军笑着迎上前与康振法打招呼,站在刚扫完雪的院子里,几人聊个不停。“现在都挺好,党的政策好,在村委会和康书记的帮助下,我现在没有了后顾之忧,真的要感谢大家的帮助和关怀!”盖力军一边说一边鞠躬向康书记等人表达感谢之情。
康振法看望低保户盖力军。
48岁的盖力军有两个孩子,如今儿子在外地上大学,5年级的女儿住校每周末回家。自从丈夫年意外去世,年盖力军又查出患上癌症,这让盖力军有些发愁。康振法和村委会得知情况后,不仅为她办理了低保,还让盖力军参加技术培训,多重保障下,盖力军治病、生活都有了保障,村里像这样贫困户的走访慰问,每月都有,长安区城管局成立了对贫困户的结对帮扶,每月结对员工都会来村里看望,许多实实在在的帮助让盖力军们时时念着村里和驻村工作组的好。
扎根乡村驻村工作组制定脱贫攻坚计划
行唐县翟营乡南翟营村位于行唐县城以西,全村户人,是行唐县第二大村,年时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村民主要从事传统农业耕种,是一个人口规模大,贫困人口发生率高,经济来源单一的贫困大村。
年2月底,刚出生两个月的孙子仍在住院,单位将要组建第一批扶贫驻村工作组,对口帮扶行唐县南翟营村。康振法作为群众工作能力突出的优秀干部,第一个被选进工作组,并被组织任命为驻村第一书记。
清理垃圾村容村貌迎巨变。
脱贫责任重如泰山,脱贫攻坚更是刻不容缓。3月初,康振法在村里安顿好住处,就立刻召集驻村工作组成员,对村子脱贫工作研究部署。老康一行先是与村两委干部进行对接,对该村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细致了解,随后分头对全村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实地走访,深入摸排。由于村民白天多在田间劳作,驻村工作组不辞辛苦,利用晚间入户调查,与贫困户促膝长谈。这几年来,村里家家户户都有驻村工作组走访的身影,驻村工作组所在的小院子,更是一天到晚向所有村民打开,任何时间有村民来访说事,工作组都热情接待,时常一聊就到深夜。
对全村情况基本了解后,老康带领大家按照省、市“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思路,树立了通过三年努力,使全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特色产业基本形成,村民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普遍提高,贫困户致富手段多样化的奋斗目标。接着,根据前期调研情况,结合该村实际,制定了大力发展养鸡、特色种植产业,加强水利设施、电商平台、清洁能源建设,对村内及周边道路进行硬化等脱贫攻坚计划,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全村人均纯收入越过贫困线,使南翟营村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迎巨变村民老康不舍离开
寒来暑往,几年来,康振法踏遍了村内的大街小巷,行遍了村外的田间地头,康振法从一名市里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变成了村民口中亲切呼唤的村民老康。
村民对扶贫政策不熟,老康先将政策吃透,到村民家深入解读;村民对扶贫工作产生误解,老康解释直到村民心悦诚服。年迎接省、市及第三方评估对脱贫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期间,老康两个月没回家一次,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用工作组成员的话说,“康书记岁数大了,又同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药片一吃一大把,但他就像一头老黄牛,一门心思赶进度”。家人惦记老康,有时老伴就带上孙子到驻地探望,小孙子常来,如今都能说得一口流利“行唐话”。
老康经常对人说,南翟营村实现精准脱贫和建成“美丽乡村”光靠驻村工作组的力量远远不够,除了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投入,最让老康感到温暖的就是单位给予的鼎力支持,对行唐县南翟营村的脱贫工作起到了坚强的推动作用。5年来,长安区城管局先后组织开展多次“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对村内壕坑积存多年的垃圾进行清理,对村幼儿园、小学周边环境进行提升美化,清理村内垃圾余立方米,修建文化休闲广场,协助修建产业路,硬化村内道路,为贫困户粉刷房屋,义务植树等。年,南翟营被评为行唐县“脱贫攻坚先进村”,与此前相比,美丽乡村南翟营变化显著。
如今的老康,俨然已是南翟营村的“千家熟”,贫困户的“主心骨”,尽管已经办理退休,但老康仍旧整日穿行在村内的大街小巷,出没在村外的田间地头。“退休了,但我心里放不下南翟营,南翟营的村民也舍不得我。能多在这边几天是几天。”老康笑着说。
贫困户稳定增收不落一户实现脱贫
经过5年的努力,南翟营村与年驻村工作组到来之前有了巨大变化。
在驻村工作组和村委会共同努力下,积极推动产业扶贫项目扎根落地。通过扶贫资金带动一些优质企业发展,让村里贫困户通过企业分红项目,助力贫困户稳定增收。一些企业还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以及工益岗位,让村民自食其力。
发展辣椒产业项目,助力贫困户稳定增收。
以石家庄云祥食品有限公司辣椒种植加工基地项目为例,该企业是集辣椒种植、加工、外贸出口为一体的龙头企业。针对当地多种植小麦、玉米传统农作物为主,经济收入单一,且不稳定,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问题。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提高建档立卡贫户的收入,本着自愿、实用原则,引导建档立卡户采取土地流转或入股的形式参加辣椒种植和加工。自基地建成以来,为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以及其他村民提供了灵活的打工就业平台,工资日结日清,全年提供岗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在基地,工资提高10%。年,南翟营村以设备入股的形式入股云祥辣椒食品基地辣椒加工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2万元左右,收益用于小型公益事业及开展公益性岗位扶贫,通过村集体二次分配增加贫困户收入,全村受益,同时带动30户50名贫困人口就业。
五年来,通过驻村工作组两批次成员努力,实现了该村不落一户一人的脱贫目标。年12月29日,一些村民得知康振法要离开,许多村民找到康振法表达心中不舍。有村民直言:“南翟营村的扶贫路上,驻村工作组一路拼搏,我们村子的巨变离不开他们!”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记者:南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