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健民正向村民播放通知。
■村里的扶贫微工厂解决了不少留守妇女的就业难题。
■温室大棚中种植的草莓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追梦人:白健民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部队的大熔炉里锻炼多年;他,曾是一名“北漂”,独自在大城市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如今是一名村支书,任职6年多来,让行唐县第一大村彻底变样,让全民富裕起来。他叫白健民,一位带领村民冲锋在脱贫致富“战场”上的“兵支书”。
6年过去村里变化翻天覆地
年3月5日,上午10点,行唐县只里乡北高里村。
米长、10米宽的中心商业大街,横穿整个村子。大街两侧的各类临街商铺,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村民,让人很难想象到这里竟然是一个村庄的主街道。
今年1月5日,本报记者曾来到北高里村进行采访。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先前的采访临时中断。如今两个月过去再次回访,北高里村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繁华。
从中心商业大街的一处路口拐进去,就是村两委的办公楼。办公楼前,是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此时,广场上的篮球架下方,几名小伙儿正在打着篮球,挥汗如雨。旁边,十几位大爷大妈正跟随着音响里传出来的韵律开心地跳着广场舞,这些老年人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仅仅6年多的时间,村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让人想不到啊!”跳完一段广场舞后,村民张大妈说道。村里的这些变化,都是村两委这几年的努力换来的,要说其中最辛苦的人,肯定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白健民。
对于村民们的夸奖,正在办公室忙碌的白健民微微一笑,“所有的付出能得到村民们的认可,这就值了!”
曾经的北漂誓言改变家乡面貌
今年42岁的白健民,是土生土长的北高里村人。年12月,在部队锻炼了8年的白健民复员回到村里,卖过服装,搞过汽车装饰。年,白健民背上铺盖卷独自一人跑到北京闯荡,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活。
在北京,白健民在影视城门口做过群众演员的“群头”,没事儿还在地下通道唱歌,曾经和草根明星“旭日阳刚”“香山男孩”一起合作过。后来,白健民又做起了销售。稳定的时候,白健民一个月能挣到三四万元,在外人看来,他在北京“混得不错”。
“离开北京回到家乡,是我这辈子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到现在我也不后悔。”白健民说,年11月,因为爱人要生孩子,他便陪爱人一起回到老家待产。不久之后,白健民的小女儿出生了。原本,白健民在村里定下了几桌满月宴,但在宴席当天,村两委正值换届选举。得知这个消息,白健民毅然决定取消女儿的满月宴去参加竞选。
“繁华都市和贫穷农村的差距有多大,我最清楚,我非常想去改变它!”白健民知道,北高里村是行唐县第一大村,平日里的常住人口已经近万人。让这样的农村从“根”里发生改变,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同时,参与竞选的6个人中,只有白健民从未参与过村两委的任何工作。
竞选难度虽大,但军人出身的白健民就是有股子不服输的闯劲儿。在竞选现场,白健民说:“我在部队当兵时,有一句话激励了我8年,这句话就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现在回到家乡,也总结了一句话,就是‘不想当书记的党员不是好党员’。我就是要带领大家改变北高里村的面貌,要让全村彻底改换新颜。”白健民的话,打动了在场的余名党员,他高票当选为北高里村党支部书记。
承诺一一完成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给村里各个路口安装监控设备,白健民上任后立刻行动,他做到了;硬化村里的中央大街,白健民带头垫资14万元开始跑办,他做到了;修建全县最大的文化广场,白健民拉来近20万元资金,他做到了……
上任时对村民们的承诺,白健民一一完成了。在拆除村里的危旧及到期商品房将其重新改建再发包后,白健民为集体增收了余万元。白健民还拆除了违法建筑54处,清理陈年垃圾余方,彻底改变了以前脏、乱、差的村容村貌,规范了村内商品户的经营秩序。
要想富,就得有产业。白健民四处去考察,请教专家指导,发动村民从事种植业。如今,村里有生态林亩、黄桃亩、樱桃亩,栽培草莓面积每年达余亩,且呈持续增加趋势。这就是白健民提出的“双桃一莓富北高”的口号。
“你瞧,这些草莓已经成熟了,数钱的日子又到来喽!”村民郭国平指着自家两个温室大棚里的草莓说,他打过零工,开过饭店,最终在白健民的建议下,和其他村民一起建起了种植草莓的温室大棚。从年至今,郭国平老两口每年靠两个大棚的草莓收入就能挣到10万元左右。
白健民介绍,目前村里除了陆地草莓已接近亩外,温室大棚草莓已有余亩。此外,其他的果树、中药材等特色种植,每年也会给村民们带来不菲的收益。“传统农业种植不挣钱,这个大家都清楚,现在村里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就是要村民们干上一年就能挣到之前干10年才能挣到的钱!”
“兵支书”带领村民一起奔小康
走进村民郑哲开办的工厂里,一派忙碌的景象。十几名妇女坐在缝纫机旁,将一件件牛服很快制作了出来。
“我们村是养殖大村,牛、羊、鸡、兔都不少,天气冷的时候,贵重的牛自然就要‘穿衣服’喽。”郑哲说,他的厂子里可以生产电热毯、电暖宝及牛服等产品,解决了村里数十名妇女的就业难题。
“我们的工作是计件算钱,一个月下来,能挣到两三千元吧。”村民李慧说,在村里的厂子上下班非常方便,既能照顾到家庭,又能挣到钱,她感觉日子过得很有奔头,也特别充实。
白健民称,像郑哲这样的工厂,村里目前有20余家。同时,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把一个废弃厂房改建成了平方米的扶贫微工厂,完善了水、电、路等设施,吸引微小企业入驻,实现了贫困户在家零距离就业,小微企业零风险创业。
担任村支书6年,白健民和村两委探索出了一条企业增收、集体创收、群众脱贫、产业发展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年,北高里村村民较三四年前每户平均增收余元。
随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白健民也谋划好了村里的下一步发展目标:成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恒温库储存草莓,取消商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开展深加工,同时安排村民就业……
想,总要一步步实现。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好!”白健民说,离开部队,家乡就是他的“战场”,他就是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兵支书”。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战场”上,白健民会带领村两委和村民们一起,用“齐步走”的姿态,积极主动,勇敢向前,展现北高里村独有的亮丽风景。
来源:燕赵晚报
记者: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