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阁
杭州,别名武林,本为秦代会稽郡之钱唐县,唐朝因其与国号相同而改为塘。杭州地名的由来有三说:一曰唐者,途也;钱,古篯姓。秦汉间有钱姓者居此,筑堤捍水,而遂系之以唐因以为名(见《西湖游览志余》);二曰《汉书》、《晋书》的地志皆有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出。北魏阚駰曰:武林山出泉水,东入海。所谓武林山之泉水,即今灵隐山南北两涧所合之水。秦代时,西湖犹为海湾,受潮汐之冲击,居民筑塘以捍之,故曰泉塘;三曰《水经注》引《钱塘记》云: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旬日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之而去,塘因以成,古改名钱唐也。然而,当代许多学者经过考证认为,钱塘江两岸,从远古至秦汉都是越人聚居区,钱塘一名当来自越语。上述三种解释,是望文生义的越语汉解。
杭州一名始见于隋朝。《隋书.地理志》有载:余杭郡,平陈置杭州。杭是专名,州是通名,州同郡、府,是行政区划名称,不具有另外意义。杭州因州治初设在余杭县而得名,因此必须解释余杭之含义。据志书及有关资料记载,杭之含义有三;一是夏禹东去,舍舟杭登陆于此,乃以为名(见《郡国志》);二是杭,方舟也,殆今之浮桥,禹至此造杭以渡,越人思之,且传其制,遂名禹杭(见《西湖游览志余》);三是杭者,渡也,盖古代浙东西之渡口在此,即以杭名(见《杭城都市发展之经过》/谭其骧)。隋开皇十年,移州治于钱唐县的柳浦西凤凰山麓,唐以后,钱塘县遂专以杭州之名。然而,当代著名的地名学者陈桥驿教授认为,余杭和浙江的余姚、上虞、鄞县、诸暨等县以及瓯江、甬江、姚江等都是越语地名。正如清代李慈铭在其《越缦堂日记》中所说:盖余姚如余杭、余暨(萧山的古县名)之比,皆越之方言,犹称于越、句吴也,姚、暨、虞、剡(今嵊州市)亦不过以方言名县,其义不详。然而,《越绝书》说: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可见,将余杭解释成夏禹出航,实为牵强附会,但流传已久,仍不失为一种地名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