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唐县 >> 唐县简介 >> 保定明代古长城之六

保定明代古长城之六

中国的八大奇迹首屈一指的万里长城。公元前年,秦始皇并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为防御匈奴,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秦朝将战国时期的秦、赵、燕北边长城连接起来,“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公里,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号称“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并没有经过保定,那么保定的长城又是什么时期修建的呢?这要从朱棣定都北京说起。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数次北伐蒙古,大明基本把国境线维持在河套以北地区。朱棣迁都北京,实行削藩政策,还撤销了内蒙古的军事据点,并将全国的精兵强将集中在了北京。从而,对外“天子守边关”,对内集中兵权巩固自己的皇位。这直接导致了山西、河北一带失去了战略缓存带,成为了抵御蒙古骑兵的最前线。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蒙古瓦剌(là)骑兵从大同侵入内地,并在土木堡一举歼灭明朝主力部队,明英宗被俘虏。不久之后,瓦剌大军携明英宗,再次攻破长城,意图攻占北京,于是兵分两路,一路走军都陉剑指居庸关,另一路走蒲阴陉剑指紫荆关,不久攻破紫荆关,围攻京城。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带领下打赢了这场首都保卫战,但给了明朝一个惨痛教训。那就是仅凭一道长城是防不住北方的蒙古骑兵,在外长城和京城之间必须建立一个战略缓存地带,进而拱卫京畿。这一战略缓存地带最终选在山西北部的雁北地区和河北的西北部,这里历史上一直是中原的门户,其北为高原和燕山山脉,南面有大约呈东西走向的恒山山脉,西面为吕梁山脉,东面为太行山。可谓是,外有高原、群山环绕,内有大同、涞源和灵丘等盆地,能够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太行八陉”中的飞狐陉、蒲阴陉和军都陉可直接沟通山西和河北平原,而倒马关、紫荆关和居庸关正是这三陉的关口。涞源古称“飞狐”,在城北4公里处有飞狐山,自飞狐山向北到张家口的蔚县,是一条长达70公里的狭长古道,这便是著名的“飞狐陉”。飞狐陉的南端,东连紫荆关,西接倒马关,以其咽喉般的战略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一封闭的地理环境,易守难攻的地势,正适合构建一个战略缓存地带。于是,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明朝“内长城”,就在此依山而建,成为当时拱卫京都的屏障。明内长城沿军都山、太行山修建,起点是北京城正北的响水湖关口,终点是山西黎城县东阳关。

根据李文龙教授关于《保定古长城概说》介绍:保定境内明长城由涿鹿县马水口南人涞水县,大部分地段以山为险未筑墙。长城由涞水县向西南入涞源县,沿东北向西南走向横跨涞源全境,入山西省灵丘县。长城由灵丘再入阜平县,南转西抵吴王口。由此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北又入灵丘县;一支向西南沿河北、山西交界南行,进入灵寿县、平山县、井陉县。长城墙体总长约公里,关城26座,敌台座,烽火台座。其中易县紫荆关、唐县倒马关为“内三关”之重要关口,涞源境内的乌龙沟、白石口段长城原始风貌保存最为完好。

涞源境内长城是全国保存比较完好的地段之一,全长.5公里,其中现保存完好的城墙有60公里。全线共有敌楼座,战台42墩,烽火台33个。长城墙体全部用毛石砌筑,敌楼底座为条石,上部为城砖。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在保定境内长城一部分是无边墙的,如易县、唐县、阜平境长城,只有紫荆、倒马、龙泉关三个关城尚保存完整,该三县原本修筑城墙就少,多以山为险,在山谷处修筑一段墙体和城堡敌楼,而以数百个关口、楼台相连,自东向西再向南,奔平山而去。至今仍有很多敌楼保存完整。

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九个重镇是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嘉靖年间于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真保镇总兵驻保定市,管辖长城北起紫荆关,经倒马关、龙泉关,南至故关,全长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