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古代水利课题组一行来唐河考察调研

年8月28日,南阳师院环境旅游学院副教授、乡土地理博士刘国旭先生,南阳市水利局杨柳科长,带领南阳文化学者郭文学、范立硕、李青友一行,到唐河县考察调研古代水利遗址,为研究南阳地区古代水利发展情况提供实际资料。唐河县水利局退休专家朱耀德,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中群应邀一同参加了考察调研。

唐河县地处南阳盆地东部,地势平坦,河道纵横,为发展水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古代先民们很早就开发利用水利设施,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时期,今唐河县境就又湖阳白马堰、阡陌堰,龙潭汉垱,上屯镇上、下堰陂等水利工程,对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极大作用。清乾隆五十二年《唐县志》载,时唐县仍有大堰塘18座。

考察组在白马堰朱耀德介绍白马堰的有关情况

白马堰位于湖阳镇东2千米处,蓼山东南麓,小型一类水库。西汉末年水利工程,传说当年马武跟随刘秀攻打湖阳,久攻不克,马武进城刺探军情,路过堰坝,看见一匹白马便去追赶。白马钻进堰坝隧道,马武用扦担一捣,堰坝决堤,冲破敌营;人们认为白马是天上神仙,为纪念白马,故称该堰为白马堰,因为由樊氏庄园所修,又名“樊氏陂”。年修复利用,年扩宽溢洪道,年续建大坝,重修溢洪道。年加固重修,扩宽溢洪道、增修防浪墙;年,改启闭装置为锅盖闸。水库坝呈南北走向,长米,高20.7米,顶宽5米。流域面积18.6平方千米,总容量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万立方米;干渠1条,1.11千米,支渠4条,10.8千米,建筑物座;设计灌溉面积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57万亩。养鱼水面亩。现白马堰为湖阳镇的灌溉及饮水之源,并开渠引水,修建了湖阳东边的人工湖。汉垱遗址位于龙潭镇西北部中徐行政村韩庄自然村北米的蓼阳河上,当为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时修建。筑有大坝,为汉代拦河水利工程,浇灌今龙潭西部和苍台东部万余亩土地。北宋赵尚宽知唐州,仍修复利用,促进了唐州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当时两大著名文豪王安石和苏轼曾赋诗赞扬,受到朝廷嘉奖。是唐河县境古代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汉垱遗址专家们来到汉垱遗址,非常感慨。

考察组一行在朱耀德、李中群带领下,到湖阳白马堰水利工程,和汉垱水利工程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向考察组一行介绍了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有关情况和县内其他古代水利设施情况。

考察组一行对唐河县古代水利开发情况表示赞赏。下午,考察组一行还到南泉进行参观浏览。

左起刘国旭,郭文学、朱耀德、杨柳、李左起:李青友、刘国旭、李中群、郭文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