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学
唐县历史悠久,早在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众多生活和生产遗迹。早在年,北放水遗址成为我国的重要考古发现;年5月,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水北调大渠工程从田家庄进人唐县境内,顺唐县县城西、北经由淑吕、高昌、放水后进人顺平。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工程。在开挖之前,河北省文物管理部门组织省、市、县文物专家组成联合考古队,从年4月15日起对唐县北放水遗址实施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
北放水遗址位于唐县高昌镇北放水村西北台地,遗址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其中在南水北调渠线内面积约4万平方米。该遗址是河北省配合南水北调工程首批开展工作的控制性项目之一。
发掘依地形特点划分为6个区域,实际发掘面积平方米。共计发现各类灰坑个,半地穴式房址7座,灰沟24条,竖穴土坑墓4座,瓮棺10座。出土陶片、石器残件8万余件,其中可复原陶器余件。陶器类有鬲、觑、盆、罐、豆、瓮、釜等,石器有穿孔刀、镰、斧、铲等,骨器有锥、簪,瓷器有瓶、碗,铜器有小铜刀、镞、饰件等,时代包括夏、东周、西汉、金元等时期,以发现的夏时期遗存最为重要。
夏时期遗迹以形态各异的灰坑为主。依平面形状可分为圆形、近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结构为斜壁、直壁、袋状、平底、水遗址圆底、不规则形底等,多为人工挖掘以倾倒废弃物或利用自然坑穴堆积遗弃物。
该遗址各区地层堆积不相同,分布不连续。各区地层堆积依地势起伏由西向东略倾斜,因农耕的原因,各区第1层皆有扰、沟存在,部分区域地层堆积被东西向冲沟阻断。
北放水遗址夏时期文化遗存的发现是近年来保定地区夏商周考古的重要收获。以往对于此类遗存只进行过调查或小范围试掘,且多集中于保北地区,学者称之为“保北型”先商文化或“下岳各庄”文化。此次在北放水发现并发掘此类遗址,对廓清该地区夏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意义重大。
从北放水遗址看,其与豫北冀南发现地下七垣文化、晋中夏时期文化。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应是夏时期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对于研究商人古部族的分布及文化属性、夏时期北方与中原青铜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商族和商文化的渊源等有重要价值。北放水遗址延续时间较长,发现的东周、汉代及金元等时期遗存,同样为本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历史研究等提供了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