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灵丘道”的最早提法,始见于《魏书》(高祖纪第七)。其云:“六年春正月申戍,大放天下。二月辛卵,诏曰:灵丘郡土既脊,又诸州路冲,官私所经供费非一;往年巡行,见其劳瘁,可复民租调十五年;”同年“秋七月,发州五万人治灵丘道”这段记载曾被一些文章引为主要论据。
笔者试图专门就“灵丘道”这个涉及历史及古地理的问题,作一些探讨性阐述。就“灵丘道”这个名词的涵义来说本人以为,应当按“通道”来理解。因为下在上述记载中的所谓“灵丘道”,是和北魏朝廷南下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从现代地理状况来看灵丘盆地,其西毗王庄堡盆地,两者之间有唐河河道相连。其南倚太行山北端主脉;北傍恒山山脉,自然形成了一个半封闭式的袋状盆地。
该盆地和外界只有几处河道可通。如果从南北朝时期的古地理状况考虑,灵丘盆地所处的位置,正好在平城与东部河北原中间。因此是其南下活动的主要阻隔,故而有所谓“诸州路冲”的说法从北魏朝南迁以前的特定历史、地理状况加以分析,可以看出,”灵丘道”之所以能成为其南下征战巡行的重要通道,从地理上考虑,其由平城出发,经恒山金、灵丘隘门峪等处险要地段,沿唐河大沙河水道至河北平原边缘的唐县、阜平、然后至中山、信都。这条路线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是最近、最实际可行的。
这条通道沿途关隘众多,进则可攻,退则可守,其战略价值之重要是显而易见的。从古今地理状况的变迁情况上考虑,南北朝距今不过一千五百余年,这段时间在地质年代的发展进程中,只能算是很短的瞬间,发生沧海桑田式巨大变化的可能性不大。故似可这样认为:当时的地理状况和现在基本相似的。
“灵丘道”产生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历史处于分裂、动荡的局面由北方鲜卑部族建立起来的北魏,经过多年征战,逐步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北的广阔疆域。就“通道”这个概念而言,北魏朝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虽然国力相对来说较为强盛,但其交通条件也必然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地理因素的制约。天然河道、关隘峡谷稍加修理,便成为当时的主要交通线。因此,在包括北魏朝在内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沿着古老的通道,无形中形成了一条链状的,彼此间似有联系的古迹文化带。
该文化带有唐河北畔的灵丘今治西郊所谓的赵武灵王墓遗址;灵丘今治东魁见村有唐末五代名将李存孝故里碑遗址;固城村正南唐河南畔的坡地上,有被誉为“木阁城”的史前至周、秦的古文化遗址;沿唐河河道继续东行至隘门峪口,左岸东山坡上有所谓“沿阁城”古文化遗址,以及峪内的北魏“御射台”遗址,在遗址南一公里处还有觉山寺;出觉山寺沿河谷南行出山至下河村,地势趋于平缓,逐渐开阔。至此分为两路,一路沿唐河谷经河北省走马驿,出倒马关至河北平原边缘唐县。西路则至曲回寺唐代遗址文化群。
在所谓“灵丘道”古文化带上的各个古代遗迹链环之间,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诚然,这些遗迹并非北魏一朝所遗存。但是,即使是在其他各朝各代,天然通道也是被重视的。可以看出,古代尽管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但统治者如果要进行战争、迁徙、巡行等活动,就不得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对其的制约作用。单就北魏朝的特定环境而言,由于其南迁之前的国都远在塞北平城,其通过战最后统一北方通道是其实现上述目的的重要条件。
因此,灵丘这块险要的弹丸之地被视为“诸州路冲”,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即使到了统一版图的明清时期,灵丘城垣上的石匾不是还撰以“燕云扼要”的内容吗?由此可见,灵丘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历史颇受重视。其北扼恒岳诸州之门户,南可通关外平原,战略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当然,灵丘道”还是有其消亡时期的。比如至元代以来,中国进入了统一强盛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从此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定于北方。取而代之的意义不是通,而是守,于是便有了那些纵横交错、规模空前的明代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