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篇巨作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

徐少华,武汉大学教授,生于年。湖北当阳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国学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史),《历史地理》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楚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

本书为徐少华教授的-年攻读硕士时的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徐少华师从石泉教授,学习荆楚历史地理与文化,在石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逐步进入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并选定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作为研究课题。攻读硕士的三年,对此课题进行了部分探索,取得初步进展,从年起,又一边工作一边跟着石师攻读博士学位,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历时5年,才基本完成这一课题。

徐少华教授说,前后十年间,石泉教授对其培育,付出了大量心血,从未中断过对这一课题的认真指导和论文的反复审改。中途及后期经多位学者提出宝贵意见,论文完成后,著名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作了详细的书面鉴定,期间因为有出国合作研究任务,赴美一年多,直到年11月由美返中国后,在教学之余,又历时半年努力,终于再次修订完成。该书于年11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书前后跨度12年。徐教授对此书的最后修订成文印刷出版,可谓细致细心,严谨至极。极具参考价值。

以下是我们节选其中《第五节谢国》进行扫描细读分享。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一是谢国早期的地理与历史,

二是谢的南迁及其地望,

三是有关谢国地望的其它不同说法。

书中第五节《谢国》第47页

第五节谢国

一、谢国早期的地理与历史

《诗大雅崧高》“亹亹申伯,王赞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毛序:“谢,周之南国也”,郑《笺》:“......令往居谢,成法度于南邦”,又曰;“申伯之貌,有威武番番然,其入谢国。”宋朱熹《诗集传》“邑,国都之处也;谢,在今邓州南阳县,周之南土也”。又汉史族《急就篇》卷1“谢”条,颜师古注:“谢,南方国名也,周宣王后父申伯于此作邑。《路史国名纪一》“谢”条说:“欧阳修谢绛铭云: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申伯,在南阳之宛”。

由上诸说可见,申伯受封之地原为谢邑,即古谢国之所在,西周晚期宣王封申伯于谢之前,谢是周之南土的重要诸侯之一。今南阳市东北郊申太宰中爯[chēng]父墓以及西郊楚申公彭宇墓的发现,证明申国自南下之初至入楚为县,一直以今南阳为都不变,因此,也为申伯南迁以前的谢国所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说明朱熹“谢在邓州南阳县”以及罗泌“(谢)在南阳之宛”的说法是正确的。

“谢”,文献亦作“徐”,又作“序”,《诗大雅崧高》“申伯番番,既入于谢”,王逸《楚辞章句》引作“既入于徐”,“于邑于谢”,王

这里说明,申伯受封之地原为谢邑,即古谢国之所在。申伯受封之前,谢氏周之南土的重要诸侯之一。申太宰中爯[chēng]父墓及西郊楚申公彭宇墓的发现,说明申国自南下之初至入楚为县,一直以今南阳为都不变。

书中第五节《谢国》第48页

符的《潜夫论志氏姓篇》引作“于邑于序”,而同书《三式篇》却又作“于邑于谢”,故朱右曾《诗地理征》曰:“徐、序、谢俱声近字易”,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说:“序、谢古音通转。”所指实一。

据《潜夫论志氏姓篇)汉南阳宛县北有“序山”《水经清水注》作“预山”,《方舆纪要》叫“豫山",按序、预、豫均从“予”得声,古音一致,即位于今河南南阳市东北十余里、白河西岸之独山。以《潜夫论》以“序”称“谢”例之,“序山”当即谢山,应与古谢国有关,从而又证明位于古谢山以南的今南阳市一带的古申城、申伯之都也就是召伯所营的谢邑、谢国故都、“谢山”,当是谢人在这一带活动所留下的标记。

宋代所出“安州六器”的两件中方鼎铭云:

佳王命南宫伐反虎方之年,王命中先省南国,贯行艺王位在射、口真山......。

“在”下一字主体部分从弓从矢,为南国地名,宋《宜和博古图》和《薛氏钟鼎款识)均求作“射*,薛尚功按:“射字正作挽弓之形,而此鼎射作,如今之世俗所谓子弩者......”[],近人有改释“夔”者,唐兰先生则隶为“弟”字,却又拿不准,说“弟字旧释射,疑是弟,象弋射之形”[]。

今按:“夔”于甲文、金文多见,为猴之象形字(见《粹》4--5;《亚菱鼎》《三代》2.8;《躲尊》,(三代》11.34),头有长发、大眼,上肢向前上方伸出,有止、长尾,但中间主体均作单体,无作弓形者,前肢更无作矢形的。“弟”字甲、金文更为常见,为绳索缠绕秘杆之象形(如《乙);(应公鼎),《三代》3.36;《沈子簋》,《三代9.38),秘杆或直或弯,但不作弓形,绳索呈“已”状,头端决无呈矢状者,因而释“夔”或“弟”均不类,唐兰先生既认为“象弋射之形”,还是应以旧释“射”为是。

我们认为,大贵族“中”在南国为周王置行帐的“射”地,就是

书中第五节《谢国》第49页

《毛诗》所言“周之南国”的“谢”,射,谢古本一字,后加“言”旁区分为二。但音义皆可通。《尔雅释鱼》“龟府者灵,仰者谢”,《释文》谢作射;《孟子滕文公上》:”序者。射也”,而《潜夫论》以序代谢,则射、谢、序通用:《鬲攸从鼎》之“射分田邑”,杨树达先生谓”射当该谢[],均为其证。

“安州六器”,唐兰先生认为是记周昭王南征之事,“射”为周之南国的谢,在今南阳市一带,正好为昭王南行的必经之地,与《中甗)“省自方、邓”同处南北交通要道上,“谢”位于方、邓之间,又在南阳盆地的中心地带。位置十分重要,所以“中”为昭王在谢地安置行帐自是情理中事,其后宣王封申伯于谢,更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

《左传》隐公十一年《正义》引《世本》云:“谢、薛......皆任姓”;又《国语晋语四》“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得其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任......是也。”则谢为任姓,出于黄帝部族,亦是来自北方的封国。据《诗大雅大明》:“挚伸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惟德之行。”《国语周语中》载:“昔挚、畴之国也,由大任”,韦昭注:“大任。王季之妃,文王之母也。"又曰:“任氏之女世为妃嫔也。”任姓与姬周既同源又世婚,谢之受封,当是出于周人“外姓选于旧”[]的原则。昭王时谢国已在南阳盆地,其受封南下或在周初的大分封时,申、吕南迁以前,谢应是南阳盆地内与鄂并立的主要封国之一,具有相当的基础。

西周中后期,王室衰微,四夷交侵,南方的楚也乘机发展势力、扩充地盘。周宣王继位,修内政,攘戎夷,号称中兴,但因四面用兵,亦大伤元气。据《国语周语上》载:“宣王既亡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蒙文通先生认为:“盖宜王以南阳之师用之四方而亡殁,故料太原之民以任战。则以南阳既耗,故迁申、吕以实之也。"申、吕的南迁,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南土的控制,另一方面亦是宜王“亡南国之师”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谢为南国之一,正为申、吕所迁之地,被宣王所亡的“南国之师”,自应包括谢人,说明谢国势力受

书中第五节《谢国》第50页

到了严重削弱宣王不得不劳其诸舅南迁,以控制南土局势、申之南迁“因是谢人,以作尔庸”,即利用久居南土的谢人为新来的主人修筑城垣、宫室,可见谢人地位一落千丈,从属于申。

《国语郑语》记郑桓公在考虑把自己的封国由关中迁到东方时,曾问史伯说:“谢西之九州何如?”史伯回答说:“.....-唯谢、郯之间,其冢君侈骄......”,韦昭注:“谢,宣王之舅申伯国也,今在南阳”,又曰“间,谓郏南谢北,虢、邻在焉”,将“谢西九州”、“谢、郯之间”作为郑桓公避难的选择范围,一方面说明谢为西周时期的南方大邑,同时说明其地有着较好的经济、文化基础,因而才列在郑桓公迁国的选择范围内。

二、谢的南迁及其地望

关于谢国的地望,古文献中另有一些记载。《水经比水注》:

比水又西南流,谢水注之,水出谢城北,其源微小,至城渐大,城周廻侧水,申伯之都邑,《诗》所谓“申伯番番,既入于谢”者......其城之西,旧棘阳县治,亦谓之辣阳城也。谢水又东南迳新都县,左注比水。......

据此,则谢城当在比水(今唐河)以西的汉棘阳县东,并有谢水迳其城侧。

又《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进拔棘阳”句下李贤注云:“县名,属南阳郡,在棘水之阳,古谢国也,故城在今唐州湖阳县西北。速典州郡七唐州“湖阳”县原注:“后汉棘阳县故城在今县北,古谢国也,在棘水之阳。”其后《襄宇记》《舆地广记》等亦作此说。

唐宋文献都将古谢城与汉棘阳县看作一体,与《水经注)所载小有出入。

要确定古谢城所在,首先要弄清汉棘阳城的位置。据《左传》桓

书中第五节《谢国》第51页

公十一年杜注古蓼国云:“今义阳棘阳东南湖阳城是也”,说明汉晋辣阳县在湖阳城西北,上引《后汉书》李贤注、《通典》诸书所记均与杜注一致。又《大明一统志》卷30,南阳府古迹“棘阳城”条:“在邓州境,古谢国地,汉置县,居棘水之阳,因名,后周省入新野县。《元志》云:棘阳有镇,介于新野、湖阳二县之间。”《方舆纪要》卷51,南阳府邓州新野县“棘阳城"条“县东北七十里,古谢国也,或谓之黄棘,楚怀王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汉置棘阳县。......"(另《大清一统志》卷.南阳府古迹“棘阳故城”条所载略同)。

结合以上诸史记载,位于汉和唐宋湖阳县西北,新野、湖阳二县之间,比水以西的汉晋棘阳县、元棘阳镇的地望当在今唐河以西新野县东境至唐河县西境一带,若此,古谢城亦不出今新野之施庵至唐河的郭滩一带。

经考古工作者调查,在位于新野县东45里的张楼村一带,发现一座古城遗址,其范围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城址座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岗脊上,东临唐河。遗址范围内文化堆积较厚,常有汉代板瓦、云纹瓦当、陶水管道、水井、铜器、铁器等发现,并有街道遗迹和房基等,当地群众称为“棘阳城”,则此城应是汉晋棘阳县、古谢国之所在。

这里有一矛盾需要解决:既然上文已述,古谢邑后为申都,在今南阳市一带,已为各方面的材料所证实,何以新野以东另有一谢城、也是谢都所在,亦有大最的文献记载和地下实物资料作佐证呢?

我们认为此两说均不误,并且可以统一,而矛盾出在后人的有关解释上。《水经,洧水注》说古宛城为申伯所都,但在《比水注》中又说棘阳附近的古谢城也是“申伯之都邑”,形成自相矛盾。对此,朱右曾《诗地理征》辨之曰:“旧棘阳县治在西北,别一谢城,《世本)所云任姓之谢或在此,道元以为申伯之都,非是。”(已指出郦氏之误,但于其致误的原因则未能说清楚。结合有关记载和西周晚期

书中第五节《谢国》第52页

申伯南下的历史背景分析,申伯所都的谢邑,即今南阳市古宛城,当是早期谢国所在,周宣王封申伯于其地后,谢国或南迁到今新野、唐河二县之间,即古棘阳之谢城,后人误将两谢地混消为一,遂引起关于古谢国、申国地望的一系列矛盾说法。如依本文所考,谢国初在南阳、后迁棘阳,这样关于申、谢地望问题的一切矛盾都可迎刃而解。《诗辑》以“申国在宛,谢城在棘阳”[来说明申伯邑谢之后的申、谢关系,颇有见地,并不是申国先在南阳之谢。面后又封棘阳之谢。

三、有关谢国地望的其它不同说法

(一)关于棘阳之谢城,还有另一说《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棘阳”县下刘昭补注引《荆州记》日:“东北百里有谢城”,与《水经注)等其它文献记载不一致,后世志书,如王应麟的《诗地理考》将两说并存,不加评论《方舆纪要》在记载棘阳为古谢国的同时,又认为“谢城在湖阳城北”《大清一统志》亦两说并有,而说“谢城在唐县南。

综合各方面材料来看,《荆州记》所言颇多可疑。

首先。《水经注》认为古谢城与汉晋棘阳县虽非一地,但两城紧邻。《后汉书》李贤注《通典》、《寰宇记》等地理名著以汉晋棘阳城为古谢城,与《水经注)所载基本一致,郦道元曾在南阳一带作过地方长官,其精通史地,又善于实地调查,其说当有所据。《荆州记》将古谢城定在辣阳县东北百里以外,《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又因《荆州记》定谢城于唐河以东的今唐河县以南、湖阳镇以北地带既与上引大多数文献关于古谢城与汉晋棘阳县相毗邻或为一地的记

载相违,亦与《水经注》古谢城位于比水(今唐河)以西的形势明显不合,更何况《水经注》所说已为今天的考古材料所证实。

其次,今唐河县之湖阳镇(即古湖阳县)一带为古蓼国地,唐河县城偏南为古唐国所在(说详下),两国相距不过七、八十

里,其间又何能再容得下一谢国呢?三国挤在唐河以东这祥一个小圈子内,

书中第五节《谢国》第53页

而唐河以西的今新野一带大片沃壤反无都邑,恐不大可能。

因此,古谢国的地望只能如《水经注》等众多文献所载,在汉晋棘阳县一带,即今新野县东、张楼村附近的古“棘阳城”,《荆州记》所载恐难凭信《方舆纪要》和《大清一统志》等后世的解释亦不足为据。

(二)关于谢城地望,另有一说在淮域,即《诗小雅泰苗》“肃肃谢功,召伯营之”句下宋朱熹《集注》云:“谢,邑名,申伯所封国也,在今邓州信阳军”(按,宋信阳军不属邓州,朱熹误),其后《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和乾隆《罗山县志》又都说清代罗山西北有“谢城”。

其实,淮域之谢城既不可能是早期谢国故地,亦不可能是西周晚期申伯所封之谢邑,而应是春秋早期楚取南阳之申并于其地置县后,东迁申人于淮域安置所留下的印迹。申国故都为谢邑,迁淮域后仍以旧名称新居,以致形成南阳、信阳两地申、谢之名双双并存的局面。而南阳之申,谢是故地、本源,信阳之申、谢为流变,乃后期申人所居,与谢之故国并无关联。否则,必将带来一系列无法解释的矛盾。对此,本章第三节中已有申论,请参阅。

综上所述,古谢国在西周早中期,以今南阳市一带为中心,活动地域大致为后来的申,吕范围;西周晚期,谢国势衰,因申、吕南迁、据有其地,谢国遂南移于今唐河(古比水)以西、新野县东境张楼村附近的古谢城(汉晋棘阳县)一带,其疆土东与唐、蓼隔唐河相望,西、南与邓国相接,北与申、吕邻近,虽也是一片肥土沃壤,但所辖地域显然较以前小多了。

谢国南迁以后,何时灭亡,灭于何国?史无记载。从前些年新野附近发现有春秋早期晚段至春秋中期的曾国墓葬来看[],说明曾国势力至迟在春秋早期后段已由随枣走廊西北进入了南阳盆地东南部,今新野一带的谢国境土已被纳入了曾国的势力范围,很可能在此前,谢已灭于曾,其时代当不晚于春秋早期。我们相信,随着地下实物资料的不断发现,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正确解答。

书中第五节《谢国》第54页

春秋早期以后,整个南阳盆地基本为楚所有,故谢城亦当转属于楚。《史记秦本纪》载秦昭王三年“与楚王会黄棘,与楚上庸。”“黄棘”,《正义)曰:“盖在房、襄二州也”未详所在,《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均认为黄棘即“古谢国也,......汉置棘阳县”(,日人龙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亦言:黄棘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北。”当源于《方舆纪要》。若此,古谢城入楚后,至迟于战国中期已改称“黄棘”,为楚在南阳盆地内的重要城邑,汉之棘阳县当在古谢城、楚之黄棘的基础上设立的。

周代南土诸侯国形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