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www.wzqsyl.com/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www.wzqsyl.com/
前言
北魏政权在孝文帝去世之后,逐渐走向了没落,特别是在政治贪腐方面的表现,一度使得北魏政权整个官僚集团烟雾缭绕,几乎统治集团的官员都在为自己的私人利益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而那些皇家宗室、高官大臣更是不需要懂得避嫌,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眼皮底下贪污腐败,一时间北魏的官僚集团攀比富贵之风盛行,原来那种严惩贪官的法律条款也逐渐被政府抛弃。
《魏书》载:詔琛爲,仍充都督,還攝州事。琛性貪暴,既總軍省,求欲無厭,百姓患害,有甚狼虎。進氐羌,大被摧破,士卒死者千數,率走還。
贪腐之风一旦滋生就很难压制下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对于整个北魏政权的官僚制度的一种侵害,对于统治集团官员的身心毒害。从此以后,为国为民谋利的原则不再成为他们当官行使权力的初衷,而是将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自己所代表的封建官僚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互相攀比权贵、攀比谁更奢侈,每天所花费的钱都能够用万来计算,这无不是广大百姓的血汗之钱。
北魏六镇相比这些贪腐奢侈的统治集团成员来说,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就显得愈发困苦。特别是,北魏政权后期佛教势力的恶性膨胀,越来越多失去土地的民众被佛教的高级地主隐匿,这些民众成为了佛教经济势力控制下的佛图户和僧祉户。封建官僚地主,加上佛教势力的双重剥削和压迫。让众多的北魏民众开始透不过气了,他们向往之前那种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
不仅仅是北魏政权范围内的汉族民众对于北魏政府充满了不满,就连那些少数民族群众,甚至是鲜卑民众也因为北魏政府的腐朽统治而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从而萌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再加上北魏北部边疆的不稳定,柔然势力经常入侵北方六镇,而中央政府却并没有给予六镇应有的待遇。六镇的将领也是对此地的民众横征暴敛,由此北魏晚期的农民大起义率先从北方六镇爆发。
奢靡之风北方六镇农民起义
北魏建立初期,都城还在平城的时候,不仅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局势尚未平定,还经常遭受北方柔然铁骑的入侵和掠夺。随着拓跋珪和拓跋焘时期汉化改革的逐步推行,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游牧生活虽然依旧占据着政权的主要经济基础,但是相应的农耕产业却也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拓跋珪时期强制迁移山东数十万汉民前往平城,为的就是迅速开发平城经济。
因此,北魏初期的平城社会经济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成为北方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城市。而柔然人的入侵势力也是经常以富庶的平城作为进攻目标的,当时北魏统治者为了保证都城的常年安全,便在平城以北地区面向柔然人设立了专门防御其进攻的六个军事重镇,后称北方六镇。北方六镇起初的军事色彩非常浓厚,因为其掌握着都城平城的安危,起着军事屏障的作用。
六镇起义正因如此,北魏政府也是非常重视六镇建设,可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平城原有的地位不复存在,北方六镇的军事战略意义也就削弱了一大半。北魏政府对其态度也是甚为冷淡,每年只是象征性地划拨一些军费,维持其日常运行,久而久之这些军镇长官和士兵的地位也在下降,不满情绪也就开始滋生了。
《资治通鉴》载:及柔然入寇,鎭民請糧,景不肯給,鎭民忿,遂反。未幾,沃野鎭民破六韓拔陵聚反,殺鎭將,改元眞王,諸鎭華、夷之民往往響應。
公元年,柔然军队再次进攻北方六镇,当时六镇饥荒十分严重,怀荒镇长官拒绝了民众开仓放粮的要求,由此被杀。公元年,北方六镇情况继续恶化,匈奴人破六韩拔陵率众起义,由此六镇起义正式爆发。北魏中央军前来镇压全部被击败,只得选择与柔然相互勾结,六镇起义军民在内外军队的夹击之下失败,起义军首领破六韩拔陵也不知所踪。
北魏晚期各地区民众起义北方六镇起义的延续—河北大起义
北方六镇军民起义其实从一定程度上已经展现了北魏政府当时的腐败和无能,因为作为国防军事重要战略阵地的六镇,居然能够与自己一直守护的政府兵戎相见,由此就可以看出来北魏当时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外面柔然等势力的入侵,更为迫切解决的就是北魏内部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六镇起义虽然在北魏和柔然双方军事力量的夹击下失败,但是六镇起义的余音却还一直存在。
公元年,破六韩拔陵不知所踪之后,六镇起义军也就因为群龙无首而失败,当时的北魏统治者为了防止六镇再次出现类似事件,直接将该地区的军民将近30万人全部转移到了河北,以便加强控制。很可惜,北魏统治者的如意算盘并未成功,仅仅通过转移军民的方式,而没有想过根本解决办法,就想压制住农民起义,这显然是天方夜谭。
《北史》载:又河北數州,國之基本,飢荒多年,戶口流散,方今境上,兵復徵發,即如此日,舉動?愚謂數年以來,唯宜靜邊,以息召役,安人勸農,惠此中夏。
河北大起义被转移到河北的六镇军民,由于从北方到河北地区路途遥远,一路上忍饥挨饿,由此原来的近30万人已经损失了不少,这就更加使得六镇军民无比憎恨北魏政府。而当他们到了河北地区的时候,所遭受的待遇和六镇之时没有什么两样,由此军民们怒火中发,再次掀起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公元年8月,也就是六镇起义刚刚失败被迫转移河北的途中,原来柔玄镇的士兵杜洛周就发动了起义。随后怀朔镇的士兵鲜于修礼在今天河北唐县发动起义,两大起义军相互配合,给予了当时北魏镇压军队强力打击。不过鲜于修礼内部出现了动乱,其本人被杀,起义军领导权落在了葛洪手中,葛洪率领起义军先后杀死了北魏宗室元琛、元荣,声名大震。公元年,已经自立为帝的葛洪与尔朱荣军队决战,最终失败,河北起义就此失败。
鲜于修礼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
几乎与河北地区的杜洛周和鲜于修礼高举义旗同事间,当时由于极度匮乏的生活条件被迫前往山东青州的20多万河北民众,也由于对于北魏政府的无能和腐朽发动了起义。公元年,在河北起义失败之后,山东地区民众起义出现了高峰,原来属于河北地方大姓的刑臬由于长时期受到地方恶霸、官员势力的欺压,最终选择领导自己的部曲、家丁宣布起义。
随后刑臬的名号很快传到整个山东地区,前来归附的民众数不胜数,均是一些贫苦大众,他们失去土地没有能力养家糊口,只得选择拿起手中的武器去对抗政府。短短几个月,刑臬的起义军实力迅速发展到了十余万人,声势浩大,逐渐成为山东地区起义军的重镇。这就引发了北魏政府的强力镇压,对此北魏投入了大量的军队,由于敌众我寡,实力悬殊,刑臬的起义军最终失败。
关陇大起义同样在北方六镇起义发生后不久,远在关中地区的北魏民众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由于关陇地区地方长官的常年贪腐和压迫民众,公元年秦州民众薛珍和刘庆联手杀死当地刺史,高举义旗。羌族人莫折大提被推举为起义军首领,这是其他几处地区起义军所没有体现出来的。莫折大提随后自立为秦王,建立起了独立政权,横扫整个关陇地区,不过在进攻高平镇的时候,莫折大提不幸战死。
随后其子继任王位,继续领导起义军作战。关陇起义军愈战愈勇,一度打到了洛阳城附近,不过却在攻打洛阳的前夕,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叛徒,首领念生被杀,领导权落在了万俟手中继续战斗,不过最终在公元年和北魏尔朱天光的决战中失败,万俟被俘就义,关陇起义也宣告失败。
《魏书》载:時帥万俟醜奴、蕭寶夤擁豳涇,兇勢日盛。遣其從子天光爲雍州刺史,令率都督賀拔岳、侯莫陳悅等總入關討之。天光既至雍州,以少不敵,逡巡未集。
万俟评价
北魏政权后期的统治危机从政治的日益腐败,一直延续到大规模的多频次的民众起义,甚至是军民起义,由此北魏政权在这种极度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当中不断衰落下去,直至分裂。北魏的民众起义是率先从北方六镇爆发的,留着的军事战略意义对于北魏政权来说不必多说。
但恰恰是这种曾经备受北魏统治者重视的边防重镇,在迁都洛阳之后却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地位和待遇,这使得北方六镇的军民的心理落差还是非常大的。心理滋生出不满情绪,就会很快付诸到实践中进行宣泄,况且当时的北方六镇不论是在迁都前,还是在迁都后,都时常遭受柔然势力的入侵。
因此北方六镇是最容易发生变动和失控的一个地区,而北魏政府后期恰恰没有将此问题重视起来,由此酿成了大祸。北方六镇起义其实宣告了北魏政权最终走向灭亡,由六镇起义继之引起的河北起义、山东起义以及关陇起义,都成为了北魏政权最终走向分裂灭亡的助推器。
北魏末年的起义大致整体上维持了8年左右时间,正是这8年摧垮了北魏政权,民众起义势力席卷的范围之广也是北魏建立以来从未出现过的。这种大规模的民众起义,恰恰就是北魏当时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社会阶级矛盾愈演愈烈的直接结果。
参考文献:《魏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