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歌舞
为响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落实好上级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好唐县境内长城沿线的文物和文化资源。据向市县有关主管部门了解,中山长城未被列入国家保护建设规划。特此申请上级给予重新考虑将中山长城纳入保护建设清单,唐县北店头乡南城子村、北城子村和东杨庄村拟联合申报“长城唐县段中山城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具体申请条件汇报如下。
1、符合国家政策申报条件。
《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建设目标、建设范围明确提出: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计划用4年左右时间,到年底基本完成,其中长城河北段、大运河江苏段、长征贵州段作为重点建设区于年底前完成。在建设范围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等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涉及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区市。
2、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支撑申报。
(1)战国时期中山国长城——中山城城墙遗址、大批青铜器、土坑墓
唐县北店头乡南北城子、东杨庄村一带是春秋末战国初期鲜虞中山国首次建国立都之地,这一带是河北省与燕赵文化并肩的中山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史册中留有此地发生过的晋伐鲜虞、魏灭中山、赵灭中山等重要战役,其中,中山城城墙遗址是战国中山国长城的代表。年中山城内出土的一大批精美青铜器如凤首流铜匜、蟠虺纹兽首流嵌松石铜匜(yi)、络绳纹铜扁方壶、蟠虺(hui)纹铜瓿(bù)是鲜虞中山国重要文物,是战国中山国初期的青铜铸造工艺的典范之作。唐县北城子两座土坑墓,所出铜器有鼎、豆、壶、甗、盘、匜,又有北方式的扁壶和短剑。这里还有殉马坑,埋着肢解了的马骨。这种习俗是狄人所特有的,有力证明了古中山国在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对于研究先秦时期北方戎狄民族习俗和华夏文化的交融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
(2)帝尧唐侯国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器物、古唐侯国古城遗址、唐尧文化、古唐侯国遗址纪念碑亭
这一带是古唐尧受封侯国的地方,留有帝尧唐侯国遗址。该城南北长1,米,东西长1,米,总面积为万平方米。年5月至年9月,县文保所在普查和复查中,并在城墙穷土层中发现了灰陶片、残豆盘,带绳纹的灰陶器物残片等。根据出土文物和文化层推断,慕容垂在此所建中山国都城之前应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和古唐侯国古城遗址。遗址上的残豆盘和城墙夯土层中带绳纹的灰陶器物残片等,大部分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器物,为史志所载这里是帝尧唐侯国遗址的有力佐证。目前唐尧文化已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山城内建有古唐侯国遗址纪念碑亭。
(3)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中山城遗址
东晋十六国时期,慕容垂曾在此地始建后燕国。据《明弘治保定郡志》记载:“中山城在郡西一百三十里,属唐县古鲜虞地,东晋太元十年(年)慕容垂迁都中山,此城盖慕容垂所筑,唐太宗征辽至此安饮,歌曰:‘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即此城也。”据清光绪三年重修的《唐县志》记载:"唐县城北十三里的山岭上有城名‘中山城’,相传是帝尧唐侯国遗址,十六国后燕主慕容垂始建都于此。南北城子村位于中山城的南、北两侧,因得此名,并沿用至今”。
中山城内大唐中山法果寺旧照
(4)战国中山长城(北城子遗址)于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的东北角唯一尚有一段残墙长约米,宽8.5米,高7米。夯土层分明,每层8-10厘米,是中山国立国初期建城留存的唯一的一段城墙。春秋战国时白狄族与鲜虞族联合,在唐侯国遗址上建国筑城,因城内有一小山名粟山,形成城中有山而名“中山国”。中国历史上的千乘之国“中山国”即源于此。后为中山国古长城之委粟关,东晋太元十年(年),后燕慕容垂在此建中山城自立中山王,城址亦传称慕容城。
(5)有大量先秦时期文化资料
古委粟山、中人城、中山城,委粟关、古唐水(倒流河)对于研究先秦时期当地古代地理、历史、军事、建筑、气候、生活民俗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晋张曜《中山记》、宋《太平寰宇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等均作了重点表述,当地居民一直保持着仁厚忠勇、悲歌慷慨的中山遗风。
3、保护传承工作迫在眉睫
破坏严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东杨庄委粟山是中山城遗址的重要地理标志,由于上世纪70年代被当地居民大量开采石子发展经济,致使覆盖茂盛的松柏树林现已荡然无存,山体植被严重破坏,历代修建于山顶古庙宇曾经林立、香火旺盛如今片瓦不存。委粟山如今剩下两个大水坑。倒流河自从源头委粟山被炸,昔日清澈的河水已然干涸,河道被村民生活垃圾填埋。地下文物屡遭盗墓者光顾,原来发掘的两个古墓已被填平没有设置标志,在其周围屡屡发现被填埋的盗洞,中山城原来的长方形四围、内城被村民取土仅剩下东北角一段残墙,破坏严重,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只会留下一片空地,中山国在唐县的数百年的历史也将面临后代无以知晓的境地,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厚重的历史文化需要唐县人珍爱重视起来。这里曾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前仆后继做出过一定贡献,为大家所公认。然而,除了中山城遗址周边的一些中老人和部分文化工作者知道中山城遗迹和历史文化外,中山国在唐县的这一段重要历史并不为大众所熟知,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保护和宣传。
4、目前实施具备的条件
目前,长城唐县段沿线的这些文化,已得到了唐县政府有关部门及当地乡土专家学者的重视,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也大力宣传,特别是中山国纪录片的播放、以及省博有关中山国文物的展览、平山县中山文化公园的成功打造,使遗址公园的申请建立有了一定的社会条件,同时也得到各地文史专家、爱好者的呼吁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