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中国古代“春秋战国”这部大戏的时候,总会在地图上看到一个国家的影子,它不大,而且被包夹在燕、赵两大强国之间,可是它就那么顽强的屹立在那里,岿然不倒,直到战国后期,才被赵国从地图上抹去,这个国家的名字叫“中山”。如图:春秋时期的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中山国中山国,从公元前年建国,到公元前年被赵国所灭,前后存活了余年。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国家,是如何在春秋最大的霸主——晋国,以及后来的“七雄”——赵国、魏国、燕国的打击下顽强生存的呢?中山国的先民实际上是史书上所说的白狄人。西周灭亡后,周幽王的弟弟周携王带领着战败的周王室从关中的镐京远迁到了太行山一带。他们为这里的白狄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使得这一地区逐渐开化。周携王后来,太行山西部的晋文侯出其不意的派兵袭杀了周携王,导致了这一地区的分裂,其中有一支叫做“鲜虞”。鲜虞部逐渐强盛起来,它联合了周边的肥、鼓、仇等几个部落形成了中原人眼中蛮横的白狄人。它们对周边的邢、卫等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称霸中原。其中的“夷”主要就是指的北狄(白狄和赤狄等的合称)。后来,鲜虞人在打败了晋国的进攻后,在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中人城中有山,故名“中山”。鲜虞部中山国依托太行山的有利地形,阻挡住了晋国的一次次进攻,后来趁晋国发生内乱(众卿专政),中山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直到智氏专权,晋国才一心一意的对中山国发起了进攻,中山国因此遭到沉重的打击。可是不久,晋国又发生了“三家灭智”的事件,智氏倒台,韩、赵、魏三家主政,后来干脆直接将晋国瓜分为韩、赵、魏三国。中山国算是得到了短暂的恢复。晋国四卿可是等到魏文侯主掌魏国的时候,任用李悝变法,培养了一大批能臣武将,国势强盛。他派遣大将乐羊(乐毅的先祖)、吴起等,借道赵国,对中山国发起了灭亡之战。中山国在魏、赵的联合打击下,终于亡国了。可是中山国的公族躲入了太行山中,经过20年的磨砺,它们再次杀出太行山,恢复了中山国,将赵国硬生生的掐为南北两段。它们为了抵抗赵国的进攻,还修筑了长城。可是在赵国开拓之君——赵武灵王的打击下,中山国再次灭亡。年,在河北平山县发现了中山王的数座王陵,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器具,方揭开了这个神秘古国的面纱。出土错金银铜犀牛屏风座作者本人申明:该文章独家发布于百家号平台,抄袭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