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纪念馆首次展出赶考主题红色新闻

年3月23日,

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

从西柏坡“进京赶考”。

年3月20日,

一场红色新闻文物展

在西柏坡纪念馆开展。

河北红色文化学者、

西柏坡纪念馆荣誉馆员王律

的众多珍贵藏品,

诠释了伟大的“赶考”精神。

这是西柏坡纪念馆对外开放以来,

首次举办“进京赶考”新闻文物展。

《人民日报》刊发七届二中全会闭幕的消息。

七届二中全会闭幕

发布“进京赶考”宣言书

  年3月,根据七届二中全会的决定,为适应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共中央办公地点将在会议闭幕后由西柏坡迁往古都北平。

  在王律收集的多件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文献藏品中,一张解放区出版的《嫩江新报》,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闭幕》的公报,副题“批准发起召开新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号召全党同志戒骄戒躁努力建设战后新国家”,生动揭示了七届二中全会的重要意义。

  全文的三个标题也总结得十分鲜明有力:“党的工作重心必须转到城市”“与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创造过渡到社会主义条件”“警戒全党同志不要骄傲自满”,文中内容既为新中国描绘了蓝图,又生动阐明了“两个务必”精神,为一篇“进京赶考”的宣言书。

年《晋察冀日报》增刊,刊登中宣部关于《甲申三百年祭》的通知。

73年前的《人民日报》

第一时间报道“进京赶考”

  王律珍藏着一张73年前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重大消息,内容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迁往北平工作的报道。这篇年3月26日第一时间报道“进京赶考”的珍贵文献,至今为我们讲述着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京建国的典范与风采。

  王律说,这篇文章的重要之处还在于标题:“中共中央委员会人民解放军总部昨日迁来北平”,此后,这一称谓一直被沿用。直到今天,在西柏坡,不论是对这个重要革命历史旧址的称谓,还是重大纪念日的主题,都是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字样出现,这个称谓其实就是源于当年《人民日报》头版那篇消息“中共中央委员会人民解放军总部昨日迁来北平”的标题。

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向中外公布“中共中央迁来北平”。

刘白羽通讯名篇

《伟大人民力量的检阅》

  年3月25日,就在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人出席北平西苑机场阅兵式的现场,时任新华社特派记者的著名作家刘白羽捕捉到那感人的场面和生动的细节,写下了第一篇描绘“进京赶考”的新闻通讯《伟大人民力量的检阅》:

  “春日的阳光照耀在这辽阔的广场上,无数汽车纷纷飘着红旗驶来。工人、农民、青年、妇女、教授、艺术家、各界民主人士和机关干部的行列,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这里。千百个脸含着微笑,千百只眼睛都望着一个方向……排列在门口的乐队锵然一响,“啊!毛主席来了!”全场爆发了欢呼。当毛主席出现在人民面前的时候,“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如海涛回旋,此呼彼应。

  王律感慨地说,如此激情洋溢的情感,如此感人肺腑的语句,如果不是刘白羽亲身感受到“赶考”现场的火热气氛,是不可能写出来的,他不是在用笔写,而是在用心灵诉说。

著名记者、作家刘白羽报道党中央进京在西苑机场阅兵。

73年前的《人民画刊》

推出“进京赶考”摄影专版

  73年前首次刊发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照片的《人民画刊》,是当年最早也是最完整反映党中央从西柏坡进京的珍贵新闻摄影文献。

  这期出版于年3月27日的《人民画刊》(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上端印有一行醒目的通栏标题“欢迎毛主席朱总司令暨中共中央其他领袖抵平特刊”,共刊发五大书记和林伯渠六人的头像和11幅毛主席在西苑机场阅兵、各界群众欢迎党中央进京的现场照片。据悉,这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人民画刊》存史稀少,极为罕见,填补了我省革命文物收藏的一项空白。

  王律介绍说,这批首次刊登党中央“进京赶考”的经典历史图片,由著名红色摄影家高帆、朱汉拍摄。

  当高帆到达时,西苑机场已聚集了很多前来欢迎的人。3点钟时,突然礼炮轰响,毛主席满面春风,与各党派人士和民主人士一一握手。高帆将镜头对准这永世难忘的瞬间,留下了这一张张历史文献照片。接着,雄壮的乐声骤起,检阅车队马达齐鸣,毛主席在挥手,朱总司令在敬礼,高帆娴熟地按动快门,立即又跑向下一个最佳角度。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之后,在即将定为首都的北平,毛泽东主席首次检阅英勇的人民解放军。西苑机场阅兵一结束,高帆赶紧把胶卷送到人民日报社去冲洗,由于当时条件不好,冲印的效果也打了些折扣。尽管如此,我们今天看到这些堪称经典名作的历史镜头,还是能够被当年激动人心的“赶考”场面所震撼。

小插图和新年画

描绘着“进京赶考”现场

  在王律收藏的一张年3月28日的《吉林日报》,头版突出位置刊登了报道北平各界“热烈欢迎中共诸领袖,毛主席、朱德总司令检阅部队”的新闻,同时还配发了两幅小插图“毛主席来了”,这应是最早描绘“进京赶考”的美术作品了。

  说到表现毛主席进京的年画,王律介绍,那是毕业于延安鲁艺的老画家安林创作的《毛主席阅兵》,最早发表在年《人民日报》画刊上。建国之初,文化部向全国征集新年画作品,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创作室研究员的画家安林,精心创作了一幅《毛主席阅兵》,在众多新年画中脱颖而出,获得年全国年画展会甲等奖。

赶考永未完

“亿万工农是考官”

  中共中央进驻北平的第四天,出自著名诗人苏金伞、白原的两首诗作《毛主席来了》《欢迎毛主席!》第一时间见诸《人民日报》的报端。诗人抒发了迎接伟大人民领袖、盼望全国革命胜利的壮志豪情。

  多年来,王律还收藏了当代众多文化名人撰写的西柏坡诗词手迹,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李成瑞所作的《赶考诗》最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深度。李成瑞生于河北唐县,父亲李登魁是烈士,他本人也是抗战时期的优秀干部。因为李成瑞的家庭政治上可靠,毛主席“进京赶考”途中曾留宿在李成瑞家。

  王律与李成瑞老人保持了多年的书信交往,十几年前他请李老为刚刚出版的《柏坡情韵》赋诗留念。李老欣然挥毫寄赠题诗一首:“进京赶考永未完,亿万工农是考官。两个务必牢记否,可载可覆史昭然。”抒发了“赶考永未完”的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

文/图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常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