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古代各国骑兵作战时,其骑兵所用的坐骑基本都是战马,只有少数地区的人们选择骑大象,除此之外,古代骑兵们就没有什么其他动物可以选择了。并且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蒙古人的骑兵要比中原地区的骑兵强很多,甚至不认为中原地区能发展出优秀的骑兵来,比如宋朝就是如此,其长久以来占据中原,又是颁发各种马政,又是兴办马场,最终都没有发展出优秀的骑兵队伍来。
但是当时间来到清晚期的时候,中原地区的具体情况就有些和大家固有印象不同了,因为这时候,中原大地上真的兴起了一直强大的骑兵队伍,其骑兵实力能达到清朝中后期的第一等!而他们所用的坐骑,可不只有战马这一种,并且这支部队从基层到高层,几乎都是由汉人组成,这便是捻军。
捻军始末
捻军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太平天国几乎同时的中国北方大规模农民起义,其规模声势略逊于太平天国,但鼎盛时期的兵力,也达到了二十多万众,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
所谓“捻”,本来是一句淮北方言,是“一股、一伙”的意思。捻军最早起源于捻子,捻子最初是一种民间结社方式,和天地会、洪门、青帮差不太多。他们最早据说是专门以点燃油脂和油捻纸作法,跳大神,举行所谓的驱鬼祈福仪式,替别人驱除疾病和灾难的神棍。
早期的捻子们还只是向乡亲们募捐些香油钱,后来则转为恐吓、威胁,变成了一种民间结社的类似于黑社会的组织。等到了荒年后,捻子便开始以神灵的名义,向乡亲敲诈勒索。
这种组织在淮河流域颇为流行,而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和财富,民间百姓和富户纷纷结捻自保。特别是遇到大灾之年,捻子更是兴盛,因此有“居者为民,出者为捻”的说法。平常在家是老百姓,出门在外就变成了匪类,清政府将他们统称为“捻匪”、“捻党”。
而这些“民间有活力的组织”就很容易就落入乡间土豪和各类豪强手中,毕竟豪强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势有势,他们加入捻子后,凭借仗义疏财,结交江湖人士,很快就一呼百应成为了首领级人物,像是捻军的领袖张乐行等人,就都是大地主出身。
年,一些捻子开始在河南南阳、南召、唐县(今唐河)等地聚众起事,为清朝的在当地的基层统治造成了各种麻烦。本来一开始,捻子的人数并没有多少,但由于当时饥荒不断和清政府的腐败,各地的贫苦饥民,纷纷响应,揭竿而起。
年,张乐行、龚得树等人便在皖北雉河集(今涡阳西北)一带起义,聚众万余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因此等到了年,太平军北伐进入黄河、淮河流域后,更大规模的捻党起义来临,捻子们在豫、鲁、苏、鄂交界地区,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并逐步由分散、零星的斗争趋向联合,接连攻克了武汉等重镇,等到了年黄河决口之后,大批流离失所的灾民无家可归,也纷纷投入到了捻军的起义浪潮中,这就使得当时出现了“淮河南北,满地皆捻”的情况。
由于捻军的规模不断壮大,捻军的领导层,也开始考虑将队伍变得规范起来,好统一调度指挥,因此年7、8月间,张乐行在雉河集(今涡阳)召集各路捻军首领会盟,一时间各路捻军齐聚安徽,声势浩大。在这次会盟活动上,各路捻军首领经过商讨,最后推荐张乐行担任捻军盟主,称“大汉明王”,并议定了《行军条例》这一规范制度,让捻军这样一个规范强大的军队诞生。
会议上分设黄、白、红、黑、蓝五色旗(五旗军制),五色总旗各设总旗头,称“大趟主”。张乐行自领黄旗,兼黄旗总目,苏天福、龚得树、韩老万、侯士伟分别担任黑、白蓝、红各旗的总目,总旗之下有“大旗”,是组成捻军的基本单位。大旗设大旗头,称“趟主”、大旗之下还有“小旗”,是最基层的组织。凭靠这种组织形式,原本处于分散状态的捻军至此初步统一了起来,成为北方反清武装的主力。
而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战斗失利以后,捻军的实力损失不小,一些守寨自保的捻军武装被消灭,仅剩下几只大的捻军队伍,还能够阻击清军,并在与清军和地主武装的战斗当中,磨炼出了捻军的特色出来。
捻军的特色骑兵
由于捻军本身就有一定的财力,还有民间基础,因此后来他们作战飘忽不定,常常是出其不意,打清军一闷棍就撤。而清军还很难追击抓捕他们,因为别看捻军兴起于中原大地,但实质上捻军的组织情况却非常像是游牧部落,生命力顽强,难以剿灭。
并且,最重要的是,随着慢慢发展,后来的捻军基本上都是骑兵了,很早就完成了部队的骡马化。
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很多滞留在江北的太平军骑兵部队都选择加入捻军残部继续抗争,改编组成新捻军,这为捻军带来了一套更精良的骑兵作战方式,易步为骑,使捻军变为一支约十余万人的骑兵武装,一举将捻军变成了当时中国第一等的骑兵军队,和清军相持不下。
捻军的骑兵队伍数量很是庞大,靠着本身自有的马匹、购买、缴获、西番地牧民、回民起义军和关中等地的支援,他们部队中的战马很多。并且骡子、驴、骆驼等农家牲畜也是捻军坐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捻军的骑兵并不是纯马骑兵,而是骡子骑兵、驴骑兵等混杂起来的,其部队中的许多人,都是骑着驴和骡子行军或是作战,不择手段地以一切方式加快部队的行进速度,最大程度保持机动能力,因此其行军速度极快,常常是让清军无法捉摸,无力组织围剿,甚至连捻军每次的目的地都不能预估。
可能有人觉得驴和骡子太瘦小了,怎么可以支持捻军进行骑兵战呢?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思想误区了,因为捻军骑着驴和骡子行军,并不代表他们就骑着驴和骡子去和蒙古骑兵进行骑战,事实上捻军本身依靠它们进行骑战,而是只让驼人,增加行动速度,而捻军本身是有大量骑着战马的冲锋骑兵的,这些人才是骑战的主力,普通士兵只是骑马或骑驴、骡等牲畜快速机动,战时下马配合骑兵作战。
然后在面对清军的时候,如果敌人实力弱,那没二话,直接冲锋干就完了,要是追来的敌人势力大,那么捻军就会开始转进,并不断的用放风筝战术骚扰和吸引敌人追赶,自己则凭借超高的机动性,将追兵拖弱、拖死,另外还会搭配伏击战术一起使用,把只顾追击的敌人引入包围圈之中,然后伏兵四起。
凭靠着这些能力,捻军和僧格林沁等清朝名将带领的蒙古骑兵、八旗骑兵交战屡屡取胜(当然也屡屡战败),后来更是完成了阵斩清朝亲王——僧格林沁的记录。
捻军的高速机动性特别强,他们用放风筝战术,让僧格林沁手下战功赫赫的蒙古马队吃了大亏。当时,蒙古马队为了追杀捻军,数十日不离马鞍,“手疲不能举缰索,以布带束腕,系肩上驭马”,部队已经被捻军拖到了几近崩溃,而捻军的表现却比蒙古马队强多了,虽然被不断追杀,但却还很坚韧。
在确定敌人追来了以后,捻军的队伍却转头玩了一招回马枪,设伏在曹州高楼寨(今山东菏泽市),打了追兵一个措手不及,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曹州西北的吴家店时,中伤坠马,被捻军张皮绠斩杀在麦田,终年五十五岁。僧格林沁战死疆场,令清廷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
没办法清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捻军这种近乎全骑兵的流动军团的打法,都实在缺乏克制能力,后期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看出了捻军的弱点,再加上太平天国以灭,捻军没有了盟友,清朝可以抽出全部力量对付捻军了。
年秋,捻军在河南许州分成两支——东捻和西捻。东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领导,转战于中原地区,西捻军由张宗禹领导,进军陕西,同东捻军呼应。得此消息后,曾国藩(对付西捻)和李鸿章(对付东捻)改变了以往对付捻军的尾随追打式战术(经常是在捻军屁股后面吃灰),改为“画河圈地”的新战术,靠着修筑长墙、运河、沟渠、长壕,以及利用黄河、运河、颍河、胶莱河、徒骇河(图中未标出)等河流的自然地形,对捻军分别进行围困封锁和坚壁清野。
清军修筑的工事延绵百里不断,真可谓称之为“”清长城,其每隔数里就设墩台望楼,巡逻不断,沿河重城驻兵随时防备,一有敌情,部队马上出兵支援或是防止捻军破坏工事而跑,拖住捻军,将其围困挤堵到难以驰骋的狭窄区域,使其发挥不出速度优势,然后等待主力赶到共同歼灭。这种操作给没有固定根据地,补给基本靠抢的捻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其粮草经常不济,毕竟捻军不但人多,牲畜更多,是消耗粮食的大户,最后不得不与清军主力决战。
凭靠此法,最终清军成功将东捻消灭,而当清军对付前来救援的西捻时,更是连老天爷也站在了清朝一方,当时西捻军碰到了老天爷连阴带下地下了四十天大雨,造成河水暴涨,土地泥泞,骑兵难行,使得捻军们无法涉水过河跑路,最终在这些原因之下,西捻军跑无可跑,也被清军主力堵住,一战全部消灭,至此横行北中国近二十年的捻军,被分别消灭。